司法为民 | 一封感谢信和两面锦旗背后的故事

2025年11月18日,郧阳区人民法院收到了一封感谢信和两面锦旗,一面是给南化法庭的,另一面是给执行局。

信中,案件当事人黎某讲述了自己的遭遇。黎某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农民,她与丈夫常年靠打工、种菜维持生计,育有三个孩子,日子本就拮据。八年前,燕某因生意周转向其丈夫吴某借款18万元。2017年,黎某与吴某协议离婚,其中9万元债权分割至黎某名下。然而,多年来燕某仅偿还2000元,剩余欠款迟迟未付,黎某无奈之下诉至郧阳区法院。

南化法庭受理案件后,庭长裴东东秉持“调解优先”原则,第一时间组织双方开展庭前调解。经耐心沟通,双方达成协议:燕某每半年还款4.5万元,分两期还清本金,利息予以减免。

但当2025年6月30日第一期还款期限届满时,燕某却未按约履行。7月中旬,黎某带着满心焦急来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官,那是我多年来卖农产品攒下的血汗钱,三个孩子的生活全指望这笔钱啊……”在执行局执行事务中心,黎某带着孩子向执行干警诉说心里的忧虑。执行干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即启动执行程序。

在执行过程中,执行干警发现燕某负债较多,执行面临重重困难。执行干警研判案情后确定了办案思路。经过与辖区公安机关联动、执行干警多次深入实地调查,终于找到了燕某工作的详细地址。干警们随即展开摸排,精准掌握了燕某的行动规律。

8月28日凌晨,天还未亮,执行干警便拨通黎某电话:“我们准备去蹲守拘传燕某,你在约定路口等候即可。”

“这么早你们还没吃早饭吧?我给你们带点吃的!”黎某感动地说。“您不用操心,我们马上过去接您。”挂断电话后,执行干警驱车50余公里赶往城区某汽车厂。清晨时分抵达厂区门口后,干警们蹲守至8时许,终于等到燕某出现。

面对突然出现的执行干警,燕某起初抵触情绪强烈,表示自己前些年做生意经营亏损,欠外债较多,暂无能力履行还款义务。执行干警一方面严正告知其拒不履行法律义务将面临的司法拘留后果,另一方面耐心讲述黎某独自抚养三个孩子的艰难处境。法理与情理的双重感召下,燕某态度逐渐转变,当场履行2万元,并承诺剩余7万元于11月12日前还清。

“法官!燕某把剩下的7万元全部还清了!”11月14日,黎某来到执行局办理结案手续,脸上洋溢着久违的舒心笑容。为表达感激之情,她特意定制了两面锦旗:一面赠予南化法庭,上书“执法公正、廉明高效”;另一面送给执行局,写道“从晨曦到夜幕执行的脚步从未停歇,感谢您的守护,守护公平‘最后一公里’”。

黎某在感谢信中动情写道:“我们立案时,法官认真指导立案,耐心认真,一丝不苟。法庭审理时有理有据,有情有味,又不失公正,维护了双方的合法权益。执行局法官起早摸黑,一路马不停蹄,舟车劳顿,行动决策果断。执行被告理性、人性,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的优越性。千言万语,万语千言,最后我再次表达对执行局法官们的感激之情,你们的辛苦工作和不懈努力,给弱势群体挽回了巨大损失,更是真真正正对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的守护者。”

一面锦旗,一份肯定;一封感谢信,一片真情。郧阳区法院始终将群众急难愁盼放在心上,以扎实的执行成效让司法公正可感可触,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初心使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