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经济点“绿”成“金” | 郧阳区:林下套种 荒树林变成“产业林”

郧阳区积极探索和推广林下套种产业发展模式,不仅有效促进了山林资源的保护,还催生了林下菌菇、野菜、中药材等一大批林下种植产业,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日前,趁着雨后天晴,白桑关镇高庙村村民陈中军来到村里的菌菇种植基地,采摘成熟的野生菌。高庙村村民陈中军告诉记者,基地里种植的有美味牛肝、黄牛肝、茶树菇、鸡油菌等菌类。不一会儿陈中军就采摘了三十斤,大概能卖七八百块钱。

2022年,湖北君康山珍食品有限公司在白桑关镇猴猿沟村、高庙村共流转500亩山林,开发种植野生菌菇。白桑关镇的森林资源为该公司大规模种植野生菌菇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公司总经理王君介绍,采用林下栽植,自然生长的方式,相对于建设专业基地来说,种植成本要节约60%以上。

企业根据当地地理环境和土壤特性,在林下种植了灵芝、赤松茸、椴木香菇、云南小香菇5个品种的菌菇,并建设了菌菇产品加工厂,实现了从种到售的产业闭环。王君介绍,鲜菇作为食材大部分销往武汉、西安、北京等地。各品种亩均产值在2000元至8000元不等。整个基地的年产值达300余万元。原本的荒树林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林”。

近年来,郧阳区根据林下种植产业发展需要,在围网、供水、林地除杂、作业道等建设方面予以项目和政策支持。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郧阳区正逐步实现林下种植经济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一大批各式各样的中药材和菌菇作物成为群众增收的新途径。

郧阳区林业局产业发展股负责人王成表示,近年来,郧阳区林下种植发展态势迅猛,已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达三万亩,林下野生菌种植达五万亩,参与林下发展的农户达一万余户,林下经济产值达两亿元以上。

一审:黄倩倩

二审:何虎啸

三审:王郧

(作者:时玉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