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家乡的油橄榄最早是由周恩来总理1964年从阿尔巴尼亚带回来的。”“原来,位于北纬三十二度附近的家乡,非常适合种植油橄榄。”“光秃秃的山种满了绿油油的油橄榄树,富了乡民、美了乡村,真正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8月5日至7日,在郧阳区政协、郧阳区油橄榄产业链党委的支持下,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十堰籍师生7人返回家乡,参观油橄榄种植基地、加工厂、田园综合体,深度了解家乡木本油料产业的建设思路以及蓬勃生机。
在为期3天的调研过程中,师生实地观察树木挂果率、感受智慧工厂的效率,在田园综合体聆听产业发展、企业文化,品尝橄榄美食、体验橄榄护肤品、雕刻橄榄枝……师生从内到外地对油橄榄产业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未来规划有了感性认知与理性思考,以期撰写调研报告参与“挑战杯”比赛,以比赛促宣传。学生陈志远说:“本次社会实践不仅锻炼了调研、撰写报告的能力,获得参加比赛的机会,还能够借此宣传家乡,一举多得。”
“湖北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北鑫榄源油橄榄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瑾艳陪同调研。她表示,非常开心与高校年轻的血液沟通交流,他们对市场的敏锐性、对家乡发展的期望值、对健康理念的认可度都给了产业发展莫大的启发。
郧阳区政协主席、区油橄榄产业链链长党永生,副主席、区油橄榄产业链副链长罗春竹,区油橄榄产业链办公室主任胡士强出席在东方橄榄园举办的调研总结座谈会。
会上,依据调研所得,师生7人分别从产业发展、社会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畅所欲言。在认真听取成果汇报和感悟体会后,党永生对湖北工业大学十堰籍师生的返家乡社会实践给予肯定并表示感谢。他指出,师生们结合郧阳区油橄榄产业发展需求,立足专业领域,以多元视角建言献策,充分发挥了高校专业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为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先行区献计献力,能够进一步推动十堰郧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