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科技学校:以劳模精神为帆 引技能学子逐梦远航

11月20日,由郧阳区总工会、区教育局联合主办的“弘扬劳模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主题宣讲活动走进郧阳科技学校。主讲人朱黎君以“青春向党 技能报国——我与祖国共成长的黄金四十年”为题,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场思想深刻、情感真挚、催人奋进的精彩宣讲。

宣讲伊始,朱黎君老师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个“摩擦力”小游戏:他邀请四位同学上台,将两本书的书页均匀交叉后用力拉扯,却无论如何也无法分开。这一生动实验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朱黎君借此引出“命运合力”的深刻寓意——当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交织,便会产生一种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这一巧妙导入,让在场师生对“个人与时代”的关系有了直观而深刻的体悟。

在“生逢其时”篇章中,朱黎君通过时间轴对比,清晰勾勒出学生个体成长轨迹与国家发展征程的同频共振:当学生们在2025年苦练技能时,国家正全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当他们在2035年成为中坚力量时,国家将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当他们年届四十,正值壮年,将亲手参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这一宏大的历史叙事,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自己不仅是时代的见证者,更是民族复兴的建设者与共享者。

在讲述“坚强的脊梁”部分,朱黎君通过中美制造业对比,生动展现了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坚定步伐。他以“上海振华重工”吊车在奥巴马演讲现场意外露脸的视频为例,引发全场热烈掌声,直观诠释了中国装备走向世界的自信与实力。他还深情回顾了2008年雪灾后中国“基建狂魔”的崛起之路,从港珠澳大桥到“中国天眼”,一个个超级工程背后,是千千万万劳动者用“工匠精神”铸就的国家脊梁。

在榜样引领环节,朱黎君讲述了“汽修女孩”古慧晶打破性别偏见、坚持热爱终成“少年工匠”的励志故事,更以“金手天焊”高凤林为例,现场发起“一分钟不眨眼”挑战,让同学们亲身体验焊接大师在高温下连续作业的艰辛与专注。当得知高凤林能坚持10分钟不眨眼时,全场肃然起敬。朱黎君动情地说:“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并把这件事做到极致,这就是最动人的工匠精神。”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分享感悟。有学生表示:“以前总觉得技能成才不如上大学光鲜,今天我才明白,只要把技能练到极致,一样能赢得尊重、实现价值。”还有学生说:“朱老师的课让我看到了未来的自己,我要从现在起,把每一个知识点学懂,把每一项技能练精。”

此次宣讲不仅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更是郧阳科技学校长期以来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育人理念的生动体现。多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开设“匠心讲堂”、组织技能大赛、开展校企协同育人等方式,持续厚植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沃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宣讲最后,全体师生起立,面向2049年庄严宣誓:“以我之青春,奉献伟大时代!以我之技能,铸就强大中国!强国有我,请党放心!”铿锵誓言响彻校园,激荡人心。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这场充满温度与力量的宣讲,不仅点燃了学子们技能报国的青春梦想,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将“小我”融入“大我”的信念种子。未来,他们必将以匠心筑梦,用技能书写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


(作者:王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