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之凤,郧阳区鲍峡中学教师。任教26年来,她一直坚守在教育一线,从事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她把所有精力和爱都投入到乡村教育事业上。
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何之凤深深地懂得“一双眼睛看不住几十个学生,而一颗爱心却可以拴住几十颗心。”她认为:班主任工作的切入点是爱心,爱心可以产生巨大的亲和力。她常说,爱学生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付出真情,学生就会感受到,从而真心接受你。
2007年,她在胡家营支教时,一个课外活动,她让一名学生去教室叫小闫到办公室,想了解一下这名学生上课精神不振,成绩不断下滑的原因。教室没有,她就到食堂、寝室、操场等地去找小闫,依然没有。正在她困惑时,一名学生来告诉她,他经常看到小闫课外活动到河边去,也许是在河边看书。她决定到河边一探究竟。来到河边,她看见小闫坐在一块大石上,还不时用手中的竹竿击水嬉戏,书本散落一地。见此情景,她没有说教,只是轻轻地坐到小闫身边,问道:“小闫,你怎么了?为什么不去吃饭?为什么不在教室学习?”无论她怎样询问,小闫就是不理她。她把小闫拉到办公室。在办公室,小闫依然不语。没办法,她只好让他先下去。望着小闫无精打采的背影,她突然明白,这背后一定有原因。她决定利用周末时间尾随他,到他家看个明白。
淌过几条小溪,翻过几座大山,近三个小时的步行,在一山洼处,发现小闫走进了一排三间的瓦房里。几分钟不到,他又走出屋,手提砍柴刀向屋后的山上走去。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刚放下书本又拿起柴刀,他是想减轻父母的负担呀。交谈中,何之凤得知小闫的奶奶瘫痪多年卧床不起,父亲前些年外出打工不慎摔断右腿,再也不能干重活,一大家人就靠母亲下地维持生计。他父亲劝小闫退学,可他不肯,一天只吃一顿饭也要在校……听到这里,何之凤已是热泪盈眶,她终于明白小闫整日精神不振的原因,别人吃饭他只能远远躲开,是为躲避那尴尬的局面,是为了维护他那脆弱的自尊。
小闫的窘境让她伤心不已,她决定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为使小闫也能和别的学生一同吃上可口的饭菜,她每月从自己工资中拿出100元给他购买就餐券,还经常把小闫叫到家中吃饭。在她的帮助与激励下,小闫终于走出了心中的阴霾,找回了自信,2008年考入郧阳中学。
身为班主任的她,对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普撒爱的雨露。她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待人,因材施教,注意全面了解学生动态,经常找他们谈心,交流思想,增进感情。如果有人因病缺课,她尽力争取时间给他补课。对学困生等特殊学生更是倾注爱心。后进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她就循循善诱,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用真诚去感化他们。她因此得到了学生的信赖,他们把她当成知心朋友,有什么心事都跟她谈。记得2015年的一天,她收到一位学生给她的一封信,信中诉说了他因学习成绩差经常被妈妈打骂的苦恼,要求老师给予帮助。她及时找该生谈话,了解情况,指出他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同时挖掘他的闪光点,并通过家访,争取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该生经过努力,慢慢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家长面前找到了自信。
今年5月,她又收到两个学生给她的来信:我是一个基础差,学习不好的学生,但是进入这个九(1)班后,你从来没有放弃我。月考后你帮我分析,分析会上你让我发言,生活上有困难你帮助我。你给了我很多信心,你对我的爱犹如慈母。因为您的关爱,让我在这个班很有存在感,我将永远记住你的恩情,永远感谢您!
一次,我们班竟选班干部,同学们争相举手,我因为有些胆怯,没有举手。举手的同学都已发言了,您继续鼓励我们:“还有没有同学要发言?”您边说边用目光在教室里四处搜寻着,我的目光和您的眼神碰在了一起,我突然发现您的眼神充满温柔和鼓励,我便鼓足勇气举起了手,您立刻叫了我的名字。我走上讲台,说出想了好久的话。虽然讲得不好,但是你带头给我鼓了掌。那热烈的掌声,我永远忘不了,更忘不了何老师您那充满鼓励的眼神,是您给了我勇气,是你让我当上了我心仪已久的班干部。“谢谢你,何老师!”
“回首清晖来时路,古月依旧照今人。”何之凤面对一个个学生在她的鼓励下变得更加坚强而激动,面对一个个学生在她的引导教育下成长成才而自豪!面对大山掩映下那一双双渴求飞翔的目光,她决定继续坚守大山深处的三尺讲台,谱写出无愧的人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