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区鲍峡中学教师鲍群,二十五年如一日,扎根讲台,教书育人。他常说,教书育人是教师神圣职责。为此,他以自己的一腔热血和青春践行初衷、诺言。
拄着双拐上讲台
“班上孩子太可爱、太懂事了!如果有来世,我依然选择做教师!”鲍群时常这样说。
2017年3月,鲍群骑车入户核实贫困学生家庭情况,落实国家贫困补助。在一急拐弯处,一大货车突然占道迎面驶来,鲍群情急之下,忙将摩托车驶向路边山坡,车祸虽然幸免,但是鲍群右膝盖骨撞在石头上,鲜血不停地流,医生诊断为膝盖骨折。俗话说伤筋动骨三个月,可他担心耽误学生的功课,不听医生的劝阻,竟然在住院不足两周后就拄着双拐强行出院。
“快看,快看!鲍老师来给我们上课了。”就在他走进校园大门时,学生便峰涌上来,扶住他。“老师,你在家休息吧。”“老师,你还好吗?”“老师,祝您健康!”一句句温暖的问候,让鲍群感动不已。
就在鲍群放好双拐,打开教案准备上课之时,《祝你平安》的歌声在室内陡然响起。他发现,同学们不知什么时候都站了起来,正深情的唱着这首歌。听着同学们来自心灵深处的祝福,望着那一张张充满真诚笑意的脸庞和那一双双关切问候的眼神,鲍群顿时热泪盈眶。他扭转身,就在他拭泪的那一刹那,黑板右上角一行清秀端庄的字迹映入眼帘—— “尊敬的鲍老师,九(3)班52名学生在您受伤住院的第12天,我们自主学习,没有耽误功课,衷心祝愿您早日康复!”此时,鲍群的眼泪再也抑制不住的“刷刷……”滚落下来。
多好的学生,多么懂事的学生!鲍群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转过身在双拐的支撑下艰难的站了起来,向全班52名学生鞠下了深深的一躬:“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学生心灵守护者
鲍群是从贫困家庭走出来的大学生,对贫困学生更多了一份同情和关爱。对贫困生,他不仅在心理、精神上给予鼓舞和激励,而且在经济上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2005年,面对居无定所、多次辍学的贫困学生鲍生林,他每月从微薄工资中拿出几十元资助鲍生林,一直坚持到鲍生林读完初中、高中,直至最后读完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鲍群将因病休学在家的吴玉接回学校,每天用瓦罐给生病的吴玉煎中药喝。在鲍群的精心照顾下,吴玉的病很快痊愈了。后来,吴玉相继考上重点高中和武汉大学,成为鲍峡镇少有的武大生。2017年,鲍群将单亲学生陈敬龙接到自己家住,鼓励他勇敢面对现实,好好学习,陈敬龙逐渐走出了抑郁的心境,变得自信乐观。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随着线上教学的不断延续和深入,学生暴露出来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怎样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是摆在教师面前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鲍群一直在苦苦思索。
学生段萍萍、王云峰,因居家隔离,正常的生活被打乱,家长要求看书学习,孩子不愿意,要玩手机,与家长的关系很紧张。鲍群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忙打电话与孩子沟通,与家长交流,在做好自身防护的情况下,亲自登门和孩子深谈了两个小时。得知孩子没有教科书,没有作业本,又因封闭管理不能外出置办,只好借助手机学习,而被家长误解。在鲍群的交流下,孩子理解了父母的担忧,家长也理解孩子使用手机学习的情况。鲍群为孩子借来教材,送上作业本和学习工具,指导孩子在电视、电脑上学习。最终,学生和家长脸上都洋溢出笑脸,鲍群也高兴的笑了。
鲍群时常打电话给没有进入直播间的学生,询问学习情况和没有进入直播间的原因,当电话不能解决问题时,就冒着疫情风险深入家庭,亲自和家长、学生交流。鲍群就是通过个案跟踪、关注等具体措施,使一个个内向、自闭、抑郁的少年,树立起了新的目标和追求,变得阳光和快乐了。
甘当教改排头兵
在从教二十多年中,鲍群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他一边向同事学习,一边订阅《中学生课堂内外》、《中学生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学生报》等专业知识强的杂志、刊物,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课堂风格。
他对语文教学有着自己独到的领悟。他多次参加乡镇课堂教改示范课、优质课、课改课,带头实践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探索“五步教学”、“学---讲---练----评”教学模式,均取得不错的效果。他撰写的教学论文《班主任要倾心打造和谐班集体》、《班主任面对农村初中生的对抗如何化解》、《综合性学习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作文贵在真情》等在各级报刊上发表、获奖。2015年,鲍群参加的市级课题《农村中学生学习困难的研究》,顺利结题;2019年,鲍群主持的省级课题《农村中小学班集体建设中的问题》顺利结题;2022年,鲍群又带领团队主持省级课题 《中小学教师信息化素养培养研究》。
“虽然我是一名农村教师,但我要做一名教改的排头兵,为乡村教育做出我应有的贡献。”鲍群充满自信地说。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对鲍群无私奉献精神的诠释。“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是对鲍群献身教育的真实写照。为其艰难方显勇毅,唯其笃行方显珍贵。面对教育中的任何困难险阻,鲍群都自信、坦然、执着的面对。他不忘初衷,牢记使命,始终用爱心和责任呵护学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