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下午,郧阳区一中心理健康教师孙晓芸老师为全体高一学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适应‘心’阶段,快乐‘渡’高中”的心理团辅讲座。讲座围绕高中新生适应核心问题,从五大维度提供系统指导,为新生平稳度过适应期注入“心”能量。
讲座中,孙晓芸老师以“高中生活初印象与自我适应”为起点,深入探讨“想象中高中”与“现实高中”的认知差异,引导新生正视入学后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并给出具体应对思路。同时,她强调通过正确自我认知、精准角色定位、树立正向三观等策略,帮助新生调整心态,减少心理落差,完成从“初中生”到“高中生”的身份转变。
针对新环境与新生活的适应难题,孙晓云老师一方面,鼓励新生主动熟悉校园布局,找到能放松、专注的“秘密基地”,增强校园归属感;另一方面,从饮食、作息、规则遵守到自理能力培养,全方位指导新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从容应对生活变化。
在人际关系适应维度,孙晓芸老师首先阐述了良好同伴关系对校园生活适应的重要意义,随后详细介绍了控制型、讨好型、合作型三种人际交往类型,明确指出合作型交往的优势。她还总结了“聆听重于表达”“尊重隐私”等受欢迎的人际特质,分享了“像希望别人对待自己那样对待别人”的交往黄金法则,助力新生搭建和谐的同伴关系。
学业适应是新生关注的核心话题,孙晓芸老师结合经典案例展开讲解。她通过罗森塔尔实验,让新生直观感受心理暗示的积极力量,鼓励大家树立学习自信;同时,她还分享了“集中注意力”“及时复习”等高效学习习惯,并介绍SMART目标法、四象限任务排序法,帮助新生提升学习规划能力与效率。
针对高中阶段可能出现的压力,孙老师指导新生通过“探索焦虑事件”追溯压力来源,明确背后的真实需求。她既提供了“运动训练”“呼吸放松法”等身体调节方法,也分享了“合理宣泄”“注意力转移”“倾诉法”等情绪调节技巧,更通过情绪ABC理论,帮助新生理解“信念影响情绪与行为”的逻辑,学会用积极认知重构压力,以更从容的心态面对挑战。
此次心理团辅讲座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全方位覆盖了高一新生适应期的核心问题。郧阳区一中通过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仅为新生提供了科学的适应策略,更传递了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为新生实现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