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郧阳区白桑关镇白湾村的玉米黄精套种基地里,村民们正热火朝天地收玉米、整地、覆土。按照白桑关镇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全镇今年在林下种植的基础上整合玉米地推出玉米黄精套种模式,积极探索推动黄精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立足自身实际,创新种植模式。今年以来,白桑关镇组建专班多次赴房县门古寺镇、窑淮镇开展黄精产业专项考察学习,系统学习了育苗、种植、管理、生产等关键环节技术,确立“标准+复合”黄精种植模式,即林下通过抚育种植黄精的标准模式和玉米地中通过套种黄精的复合模式。截至目前,全镇通过森林抚育在林下已规模化种植黄精超2000亩,在白湾村已建成玉米黄精套种基地150亩,为全镇黄精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立足种植技术,提高黄精产量。通过外出实地学习交流,结合黄精喜阴喜湿的特性,在套种基地里科学布局黄精和玉米的分布,采取三行玉米夹两行黄精的间隔实施套种,一方面玉米秸秆为黄精遮阴保湿保障了黄精生长环境,另一方面通过玉米种植保障了村民的即时收益。通过套种,黄精种苗成活率达90%以上,亩均综合收益预计提升20%,此举有效提高了黄精产量。
立足乡村振兴,促进富民增收。形成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流转土地进行黄精种植,玉米则由村民自种自收,过程中村民在基地务工,实现了“一地生三金”的效果,即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得租金、在基地务工挣薪金、种植玉米赚现金。截至目前,白湾村150余亩的玉米黄精套种基地已累计带动30余名村民通过流转土地、基地务工、种植玉米三方面人均增收超2000元,有效促进了一方百姓富民增收。
下一步,白桑关镇将总结好现有白湾村玉米黄精套种经验并逐步在全镇推广,形成一套“惠多方、利长远”的可复制模板,有力助推全镇黄精产业稳步高质量发展。
一审:黄倩倩
二审:何虎啸
三审:王郧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