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郧阳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例因食用毒蕈而引发生命危险的患者。
一场秋雨之后,大山里纷纷破土而出各式各样的蘑菇,因季节性强,口感好,易摘取,从而吸引了大批的食客,李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家住郧阳区谭山镇的李女士和邻居们上山采了一大篮子蘑菇,洗一洗,煮一煮,捞起热锅烧油炒一炒,别提有多香了!然而,吃完一盘之后,李女士立即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症状,被送进当地卫生院就诊,诊断为“蕈类中毒”,也就是常说的毒蘑菇中毒。卫生院给予对症治疗后,收效甚微,家人当即决定转往上级医院救治。途中李女士相继出现了电解质紊乱,意识模糊的症状,接诊的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立即对其实施了补液、抗过敏、抗休克的支持疗法。因不明确毒蕈种类,医生无法采取有效解毒手段,通过联系当地卫生院医生及李女士的邻居了解情况,最终确定李女士当日食用的为“鹅膏菌”!
与人们印象中“蘑菇越鲜艳越毒”不同,“鹅膏菌”通体多为白色,伞盖或有黑灰色斑块,误食后会造成中毒,甚至肝肾功能损害,严重的可致命!李女士的家人通过商议,最终决定转往市太和医院进一步治疗。
区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朱大根提醒广大市民:不采、不买、不食用来源不明的野生蘑菇!一旦误食,可立即采取催吐、导泻等方式,中毒症状严重者可立即拨打120,寻求进一步救治。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