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郧阳区中医医院成功晋级国家三级中医医院

9月1日,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发布关于中医医院等级评审结果的通知,经组织评审,郧阳区中医医院正式被核定为国家三级中医医院。这一成果不仅是该院发展历程中的辉煌里程碑,更标志着郧阳区中医药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服务能级跃升助力健康郧阳建设。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争创三级中医医院工作,区领导曾多次走进该院听汇报、看现场、作指导,动员部署各项工作。同时,各级部门以及太和医疗集团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该院全体干部职工凝心聚力,以创促建,在医疗技术、科研教学、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及中医药特色发挥等方面实现了全面提质增效。

2022年10月,郧阳区中医医院子胥湖院区正式启用,新院区按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建设成布局科学,功能齐全,流程合理,服务优质的综合性院区。院区中医岐黄文化长廊、二十四节气医廉文化广场、十大名中医连廊、蕴藏药香的百草苑、八纲辨证知识、中医发展脉络图等,每一处细节都彰显中医底蕴。该院紧紧围绕“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十项措施”,推出系列便民服务:推行智能化就医、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床旁结算、健康用药咨询服务、中医药文化夜市等;开通“一院两区”免费公交和患者转运车,免收门诊挂号费、停车费。介入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医养中心、郧阳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中心等新兴学科快速崛起,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发展新格局。

该院始终坚持“中医为主,中西并重”的发展方向,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学科集群。目前拥有省市级重点专科41个,其中省级中医重点专科8个、省级西医重点专科5个,实现临床科室重点专科全覆盖,部分专科还实现中西医与省市级双达标。更新配置了磁共振成像设备、64排全身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血液透析机、纤维胆道镜、电子支气管内窥镜等一大批先进医疗设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全面提升,内科常规开展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内镜下诊疗等高难度手术;外科大力推广腹腔镜、胸腔镜、椎间孔镜等微创技术;中医领域则融合传统望闻问切与现代检测技术,让医护团队兼具中医理论素养与现代科技应用能力,真正实现“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医技临床化、中医现代化”,让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级医院急救服务。“湖北郧阳中医药研究所”落户医院,建有标准化中药制剂室,获得4个湖北省中药制剂批号,研发院内中药协定方30余项。同时成立武当吴氏推拿、郧阳区刘氏正骨、鄂西北沈氏疏调气机学术思想3个中医学术流派,通过“师带徒”模式培养中医药传承人。荣誉满满,硕果累累,在“第五届、第六届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国县市医院擂台赛”中,该院多个案例一一荣获“金奖”“银奖”“十大杰出案例”等荣誉,被评为“最佳组织奖”。省市中医适宜技术大赛中,该院代表队斩获“团体一等奖”“单项一等奖”及多项“个人一等奖”,综合成绩名列全市二级医疗机构首位。

自2016年与太和医院签订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协议以来,太和医院先后派驻100余名专家常驻,在医联体内实现临床、专家、科研、信息、教学、管理“六大共享”。在太和医院帮扶下,医院在党的建设、学科发展、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硬件设施、科研教学等方面显著提升,“湖北郧阳中医药研究所”“湖北中医药大学实习医院”、十堰市医药卫生学校“示范性教师实践流动站”相继落户医院。科研工作成果丰硕:成功申报省级科研项目1项、市级科研项目2项,1项科研项目荣获郧阳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发表论文和著书100余篇,1项护理用具革新项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成为湖北省中医院“老年冠心病血瘀证相关检验指标测定大数据调查多中心研究分中心单位”,并与湖北医药学院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签订智能医学创新研究科研合作协议。

该院大力实施“人才兴院”战略,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并通过师承教育、外出进修、学术交流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建成了一支医德高尚、技术过硬、服务优质的医疗团队。如今,医院拥有职工5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0人,硕士生导师5人,中高级人员250余人;拥有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沈富林传承工作室、王道兴传承工作室2个,湖北中医药大学受聘“实践教学基地兼职教授”2人,湖北省知名中医工作室15个,入选湖北省时珍人才工程7人;十堰市第五批十大名中医1人,十堰市优秀中青年拔尖人才1人。

院长许明军表示:“我们将以三级甲等医院为新标杆,坚持中医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发展方向,持续强化专科内涵、人才队伍和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努力将医院建设成为中医特色突出、综合实力雄厚、群众信赖满意的现代化三级中医医院,为郧阳区及周边地区百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中医药健康服务。”

(作者:王青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