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郧阳区柳陂镇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抓党建促生态文明建设,以文明创建为统领,推动基层党建与生态治理、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同频共振。
党建红 激活乡村治理“神经末梢”
8月6日,在柳陂镇龙韵村中心广场,该村“两委”干部进行公开场院述职。龙韵村完善“党支部+村民自治组织+社团服务组织”三级治理体系,将矛盾化解在村口——6个专项委员会覆盖治安调解、公共卫生等领域,6支社团服务队活跃在环境评比、志愿服务一线。
村民王婶指着挂在家门口的“十星级文明户”的牌子笑着说:“我每天确保房前屋后干净整齐,还积极参加志愿活动,不仅评上了‘十星级文明户’,还攒了不少积分,年底可以用积分换生活用品。”
在龙韵村,党建引领已浸润于村庄治理的毛细血管中。
6月30日晚,龙韵村在老子剧场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文艺汇演暨第四届“十星级共产党员”“十星级文明农户”颁奖晚会,党员干部、村民、景区商铺业主、特邀嘉宾等近千人参加。晚会通过歌舞、朗诵等形式,讴歌党的光辉征程。活动中,表扬了在龙韵村发展建设中表现突出的5名“十星级共产党员”、10户“十星级文明农户”和“最美龙韵人”。此次活动充分展现了龙韵村党员干部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激发了基层党组织活力。
柳陂镇的文明创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将红色基因化作精神灯塔。在位于该镇的中国红色报纸展览馆内,孩子们触摸着泛黄的《新华日报》,聆听先烈的革命故事;村史馆墙上,24个迁出村的旧貌与新居对比图无声诉说着变迁。
生态绿 绘就生态文明新画卷
“门前屋后干净了,自己住着舒服,还能领到奖品。”每天清晨,柳陂镇高岭村一组居民肖丽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扫帚把门前打扫干净。
“我们村是全镇蔬菜种植面积最大的村,家家户户农具比较多,为了整治庭院环境,村里不定期组织卫生大检查,对保持庭院卫生干净整洁的家庭,发放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村‘两委’带头发展产业,鼓励村民靠双手勤劳致富。”高岭村干部沈伟介绍。
“走咯,我们去巡河。”每周三是柳陂镇辽瓦村固定的巡河日,村干部、村民、志愿者身穿红马甲,在汉江河边捡拾生活垃圾、清理水面上的枯枝落叶,大家欢快的笑声随着清澈的河水一起流淌。
目前,柳陂镇有60多支守水护水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守水护水活动。同时,该镇常态化组织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将文明的种子播撒进群众的内心深处。
生态文明理念在柳陂镇田间地头落地生根。该镇大力推广绿色种植,龙韵共享生态农场里,技术员拨开番茄叶向记者展示:“蚜虫用瓢虫吃,杂草靠鸭子除。”
“对柳陂而言,绿色是底色也是亮色。我们在呵护青山绿水的工作实践中,传播文明之举、点亮文明之光、塑造文明之魂。”柳陂镇党委书记何玉锋表示。
文化韵 滋养新时代文明乡风
当游客踏入湖北青龙山恐龙蛋遗址博物馆,广播温柔提醒:“请勿触摸化石,做文明旅行者。”博物馆内,每隔50米的分类垃圾桶、随处可见的公益广告,让6亿年前的恐龙遗迹成为文明教育的现场课堂。
柳陂镇的文化底蕴不止于此。在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非遗传承人挥舞手中的凤凰灯,金翎翻飞间引得孩子们欢呼;府学宫(大成殿)的飞檐下,老人们讲述屈原在此写下《天问》的传说。29个村级实践站(所)如同星火,将“人类地下通史”辽瓦店子遗址的厚重、二棚子戏的高亢、凤凰灯舞的绚烂,熔铸成独特的文明标识。
移风易俗的变革同样浸润文化力量。在吴家沟村宣讲活动现场,村民李亮亮握着话筒说:“我闺女出嫁就摆八桌,省下的钱给她当创业基金。”
该镇每年开展30余场宣讲活动,用“喜事新办三字经”等接地气的方式,将陈规陋习挡在文明乡风之外。高岭村鼓励农户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引导农户改变“等靠要”思想,年轻人外出务工、中老年人在家务农,实现绝大多数家庭有稳定收入来源。通过“星级文明户”评选,引导村民靠勤劳致富、用情理处事。在发展集体经济产业时,村“两委”认真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坚持做到四个是否:是否适合村情、是否会造成污染、是否会造成隐患、是否会影响大多数群众的利益。
柳陂镇党委宣传委员贺振介绍,该镇将持续挖掘和传承本土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让文明理念根植于心。
产业兴 激发乡村振兴澎湃动能
武当不夜城街区是柳陂镇以“生态绿”赋能产业兴的生动实践。华灯初上,龙韵村村民岑丽在“国潮编织局”小店整理发簪,汉服少女们佩戴着她手工编织的璎珞环佩穿梭在武当不夜城。“以前挤公交卖货月入几百元,现在旺季每月收入能超1万元。”她笑着说。
街区另一头,龙韵村村民老蔡关闭直播镜头后告诉记者:“刚刚直播卖了30斤干香菇,网友对我们生态种植赞不绝口呢。”他身后的香菇种植基地由党员带头共建,今年预计实现创收10万元。
从零起步的龙韵村,如今产业发展生机勃勃:武当不夜城累计接待游客700万人次,落日咖啡厅飘香江畔,露营基地游人如织。8家村级公司如毛细血管般延伸,151万元集体收入反哺民生。在村中心广场,一座造型别致的雕塑静静矗立,格外引人注目。一名老人指着雕塑,对孙辈动情地说:“这座雕像象征着党和政府带领我们全村群众,一起奔向幸福美好的未来。”
柳陂镇将文明创建与生态保护、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有机融合,在持续增“颜值”的同时,知名度也不断提升——沉浸式夜游街区武当不夜城,开街即“爆红”;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郧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凭借深厚人文底蕴和绝美自然风光,吸引大批游客观光赏景,享受悠然时光……
柳陂镇的文明图景,是党建红、生态绿、文化韵、产业兴交织的锦绣。柳陂镇的实践昭示着:当文明真正渗入乡土肌理,乡村振兴便拥有了最持久的内生动力。
一审:卜静
二审:何虎啸
三审:王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