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护碧水 | 郧阳区:立体防控“固绿”护好“一泓清水”

8月10日下午,郧阳汉江大桥桥头库滨带的暑气尚未散尽,一架无人机盘旋上空,清亮的喊话声穿透热浪:“小朋友,不要靠近江边,以防溺水。”几名正往水边挪动的孩子闻声止步,迅速退回安全区域。

“每天重点时段,我们都会出动2台便携式无人机,由专业人员操控巡查,及时劝说未成年人远离危险水域。”郧阳区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主任赵天真介绍,除了实时喊话,16架归巢式无人机还沿汉江郧阳段展开常态化巡航。这些无人机能自动完成巡航并返回充电,岸边秸秆焚烧、河道非法采砂放牧、企业偷排污水等问题,都能实时呈现在指挥中心的监视器上,让小流域监管效率大幅提升。

空中有“天眼”守护,江面亦有“清道夫”值守。汉江清漂队便是江面生态的忠实守护者,3艘清漂船投入使用后,清漂效率较以往提升5倍以上。“我们年均出动船只800余次,累计清理垃圾超2700吨,汛期最高单日打捞量近80吨。”队长肖安山的话语里,藏着日复一日的坚守。

守护汉江的力量,远不止于此。河湖长牵头、检察长监督、巡库员分片驻守,再加上300余支守水护水志愿服务队,郧阳区已构建起多层次的常态化管控机制。

“作为土生土长的郧阳人,守护家乡的水,既是责任,更是义务。”城关镇第一初级中学教师凌祖宏便是志愿者中的一员,他和众多志愿者一起,累计开展巡库清漂、禁渔宣传等活动260余场,劝返违规靠近人员178人次。40名村组巡库员分段包保120公里库岸线,管护97条河道,清漂总量超4万吨,让守护力量延伸到每一段水域。

科技赋能让守护更精准。在消落带区域,郧阳区升级智慧监管系统,接入智能算法模块,优化升级530个智能监控摄像头,实现24小时实时抓拍。一旦发现人员靠近危险水域、违规下水等行为,系统会自动推送预警信息,形成“发现-处置-反馈”的闭环流程。截至7月,该平台已累计发现各类涉水问题974件,办结销号928件,办结率达95.2%,联动快速响应处置率更是实现100%。

小河净则大河清,支沟治理是守护汉江的基础。盛夏时节,白浪镇袁家湾村的庙沟河生机盎然,3600米长的河道里,80亩菖蒲长势正旺,清澈的河水从油绿的叶片间潺潺流过。“菖蒲浑身是宝,根茎能入药,生长在浅水里还能固沙净水,每年能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该村党支部书记金海清告诉记者,地处丹江流域的袁家湾村,正用小小的菖蒲书写着“清水出郧阳”的微观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