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区:林下生“金”助民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地处秦巴余脉的郧阳区将发展林下经济作为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关键抓手。在拓展和增强林下空间利用上破题,以林地资源采集、林下科学种植、林下生态养殖为主战场,不断创新林下经济发展思维,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绿色动能。

连翘果实在中医里被用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大柳乡高海拔气候限制了山里其他经济作物生长,却使生长在这里的连翘药效更佳,经济效益也十分不错。“每年连翘成熟的两三个月里,靠着上山采摘野生连翘,收入能达到30000元左右,在市场价好的时候,一家的收入甚至能突破60000元。”近段时间,大柳乡杨家村村民杨成华每天都要上山采集野生连翘。

近年来,杨家村把连翘产业作为村里的主导产业,发展了600亩野生连翘示范基地,带动了300余户农户参与连翘产业发展,全村连翘产业产值达到了400余万元,漫山遍野的野生连翘成了带动村民增收的“金果果”。

郧阳区高达250万亩的山场面积为郧阳区带来了丰富的野生资源,近年来,郧阳区有30000余户群众参与野生天麻、野生葛根、野生黄姜、野生五味子、野生柴胡等野生资源的开发和收集,野生资源采集产业年可创造产值20亿元以上。

在采集林下野生资源的同时,郧阳区还充分拓展林下空间的利用率。2022年,湖北君康山珍食品有限公司在白桑关镇猴猿沟村、高庙村共流转了500亩山林。在林下种植灵芝、赤松茸、椴木香菇、云南小香菇等5个品种的菌菇,菌菇产品大部分销往武汉、西安、北京等地,年产值超过了300余万元,让原本的荒树林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林。

郧阳区还根据林下种植产业发展需要,在围网、供水、林地除杂、作业道等建设方面予以项目和政策支持。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郧阳区正逐步实现林下种植经济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截至目前,已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达30000亩,林下野生菌种植达50000亩,林下种植经济产值达2亿元以上。

在柳陂镇梯子沟村茂密的树林下,源生肽(湖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田辉明养殖胡蜂已有十余年,他介绍,这种林下养殖胡蜂的模式,一箱胡蜂投入只需500元左右,所产出的蜂毒、蜂蛹等综合收益可以达到8000元以上。

如今,田辉明已经成为当地林下养蜂产业的“领头羊”,当地政府还帮助他建起了年可培育6000只蜂王的现代化蜂王培育车间,带动了周边9个乡镇的500余户农户共同发展林下养蜂,年产值能达到2000万元左右。

除林下养蜂外,郧阳区还在非禁养区内积极推广小规模林下养禽、林下养畜等模式。这两年,白桑关镇庄房村村民张建林在林下养殖白羽乌鸡,为他节约了将近60%的养殖成本。白羽乌鸡是郧阳的地理标志产品,有了更加节约的养殖方法后,张建林家的“生态白羽乌鸡”有了更广阔的市场销路。他家每年出栏白羽乌鸡12000只左右,售卖至23个省市区,年销售额超过200万元。

林下生态养殖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还促进了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截至目前,郧阳区已围绕林蜂、林禽、梅花鹿等特色驯养,形成了一大批林下养殖产业链,胡蜂养殖3000余箱,蜜蜂1万余箱,梅花鹿2000余头,其他特色驯养7万余只,总产值达到了3亿元。

在打好“采、种、养”林下产业组合拳的同时,郧阳区还创新林下产业服务模式,为林下产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日前,湖北沧浪山国家森林公园彭家庄村村民余兴盛发现自家基地里金果榄叶子出现变黄、破洞现象,他立即拍照发到了该村的金果榄合作社群里,10分钟后,技术骨干到场指导,指导他为金果榄树苗喷洒叶面肥。余兴盛直呼,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发展产业太省心了。

立足沧浪山丰富的林地资源,彭家庄村在林下种植了300余亩金果榄,并成立了金果榄种植合作社,合作社向农户提供金果榄种苗、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服务,4到5年的成熟期后,再以50元到70元每斤的价格进行保底回收,户均增收可达30000元以上。

为广泛吸纳群众参与林下产业发展,郧阳区在林下产业经营上推出了“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农户”“基地+农户”“科研院所+农户”“知名品牌+农户”等多种模式,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群众参与的方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一座座青山正为群众铺就着一条条生态致富路。

为广泛吸纳群众参与林下产业发展,郧阳区在林下产业经营上推出了“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农户”“基地+农户”“科研院所+农户”“知名品牌+农户”等多种模式,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群众参与的方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一座座青山正为群众铺就着一条条生态致富路。

(作者:时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