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指数过大会导致大脑早衰12年 十堰人医体重管理门诊破解科学减重难题

2024年,我国学者在Health Data Science(《健康数据科学(英文)》期刊)发表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年龄小于45岁的人群,若累计BMI(体重指数)>26.2,其大脑体积的变化相当于衰老12年。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已超过50%。考虑到肥胖与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肿瘤等疾病的密切关联,其对国民整体健康的危害已非常严重,甚至延伸至多个产业,影响不容忽视。为破解这一难题,十堰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团队创新建立了“互联网+三师共管”模式,实现精准健康管理。

3个月前,十堰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体重管理中心接诊了一位体重达99.6公斤的患者刘女士(化姓)。刘女士今年41岁,因长期伏案工作、生活作息不规律,体重迅速增长。起初她并未重视,直至体重升至99.6公斤时,开始出现乏力、记忆力减退、血糖异常、高血脂等症状,且自行控制效果不佳,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遂来院就诊。

十堰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陈思思为刘女士进行了全面检查,包括体格检查、人体成分分析、血常规、肝肾功能、糖耐量试验、胰岛功能及肥胖相关内分泌激素水平测定等。结果显示,刘女士的BMI高达33.5kg/m²(正常范围:18.5-23.9kg/m²),并伴有糖耐量异常及胰岛素抵抗。

陈思思医师团队为刘女士制定了科学的个性化减重方案,包括营养饮食调整、运动计划、生活方式干预及药物辅助治疗。经过2个半月的系统管理,刘女士复诊时体重降至81.4公斤,累计减重18.2公斤,效果显著。

刘女士表示:“现在我戒掉了外出就餐和熬夜的习惯,享受自己烹饪健康美食,也爱上了运动带来的轻松感。”更令她欣喜的是,高血糖、高血脂等问题得到改善,重拾了对健康和生活的信心。

据陈思思介绍,减重最大的挑战在于患者的长期坚持,许多患者曾自行减重失败,或因短期见效后放松管理,导致复胖。为此,十堰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团队创新建立了“互联网+三师共管”模式,即:由临床医师、营养师和健康管理师协同合作,通过线上群组管理、定期数据追踪、个性化饮食指导和远程咨询等方式,实现精准健康管理。

相关链接

哪些人需要体重管理门诊?

  • 肥胖相关代谢疾病患者(如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高血糖、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

  • 自行减重效果不佳者;

  • BMI≥28的肥胖人群;

  • 青少年肥胖需及早干预者;

  • 孕产妇产前产后体重管理(控制妊娠期风险)。

  • 门诊常见误区:减肥≠美容

    体重管理是关乎生命质量的医疗行为,需通过“筛查-诊断-干预-随访-自我管理”的闭环模式,帮助公众认识肥胖的系统性危害。减重的核心是改变生活方式(饮食、运动、心理),而非短期冲刺,需终身管理。

    体重管理中心门诊服务内容

    1.个性化方案定制:基于人体成分分析、代谢评估及生活习惯调查,设定科学目标;

    2.全程跟踪管理:定期随访,动态调整策略,维持长期健康体重;

    3.多学科支持:结合医学、营养学及行为指导,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