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中国组织人事报》02版刊发《湖北十堰市郧阳区调研问需建强乡镇干部队伍 厚植成长沃土 搭建干事舞台》。该文报道了郧阳区创新开展“走乡镇、访基层、听心声”沉浸式调研,以“六必访三必问”工作法直击乡镇干部成长痛点,让“在一线发现问题、靠实干解决问题”成为干部成长主旋律。
厚植成长沃土 搭建干事舞台“基本生活保障情况如何?”“在处理土地流转、矛盾调解等复杂问题时遇到过哪些困难?”“自身存在哪些急需补足的能力短板?”……今年3月以来,在湖北十堰市郧阳区的各乡镇(场),一场“走乡镇、访基层、听心声”的沉浸式调研持续开展。
聚焦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与素质提升需求,郧阳区组建3个专项调研组,带着“干部需要什么、基层缺什么、发展卡在哪”的问题,开展“走乡镇、访基层、听心声”沉浸式调研。调研覆盖全区20个乡镇(场)、260余个村(社区),逐步探索出一条“调研问需—精准赋能—实效检验”的培育体系,让乡镇干部在基层一线既“驻得下”又“长得好”。
调研组每到一个乡镇,在镇政府食堂吃两天“连心饭”、住1晚干部周转宿舍、开展1次“星空夜话”座谈会。在南化塘镇,调研组发现普通年轻干部在村集体经济谈判中存在“不敢开口、不会算账”的问题。
调研推行“六必访三必问”工作法,即新任领导干部必访、挂职干部必访、偏远村驻村干部必访、受过处分干部必访、遭遇挫折干部必访、家庭困难干部必访,问能力短板、问发展瓶颈、问生活难题。截至目前,累计开展“一对一”深度座谈680余人次,收集到“希望增加电商直播培训”“期待建立导师帮带机制”等12类意见,分类形成年轻干部成长需求清单、偏远村驻村干部保障清单、产业发展人才缺口清单等。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硬件短板和服务需求,郧阳区建立“调研发现短板—专班研发课程—干部点单选课”机制。针对乡镇干部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谈判短板”,在柳陂镇沙洲村开设“田间谈判课堂”,组织30名乡镇干部现场观摩养殖项目签约,从合同条款解读到群众沟通技巧全程实操;在茶店镇樱桃沟村开展“屋场规划会”,让干部带着图纸入户征求群众意见,在实践中掌握群众工作法。目前,已累计开发基层矛盾调解指南、电商直播带货实操、村集体资产盘活路径等27门“定制课程”,组建由农业专家、企业家、老支书组成的“土专家讲师团”,开展“流动课堂”76场次,覆盖乡镇干部2100余人次。
此外,郧阳区还建立“调研发现人才—重点岗位锤炼—跟踪培养使用”实践淬炼机制,选派60余名调研中发现的“好苗子”到信访维稳、项目攻坚、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一线挂职锻炼。建立“调研回访+实绩晾晒”考核机制,将干部在解决调研反馈问题中的表现量化为18项指标,对考核优秀的12名干部优先晋升,让“在一线发现问题、靠实干解决问题”成为干部成长主旋律。统计显示,今年郧阳区乡镇干部主动申请到偏远村任职比例同比提升45%,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较去年增加52个。
“干部素质提升不是空中楼阁,只有把调研做到干部心坎上,把服务送到发展急需处,才能让基层一线真正成为乡镇干部成长的沃土、施展才华的舞台。”郧阳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群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