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制”绘就生态画卷 “林长治”铺就发展通途 —记郧阳区沈红波的林长制践行之路

“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保水先护林。” 十堰市郧阳区挂职干部沈红波始终将这一理念铭记于心,在林长制工作中笃行不怠。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郧阳区肩负“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国家使命,而森林作为水源涵养的天然屏障,其保护与发展直接关系到水质安全与生态安全。

2023年7月,沈红波作为湖北省人民检察院选派到郧阳区人民政府挂职参加乡村振兴工作的干部。按照区林长制责任分工,他肩负起伏山国有林场和青龙山地质公园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的重任。自任职以来,他立足岗位实际,积极履行林长制工作职责,推动责任区域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工作持续向好,生态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趋势日益凸显。

筑牢制度根基,明晰职责担当

森林资源的保护发展离不开健全的制度机制。推行林长制,旨在打破过去森林资源管理中存在的“谁都管、谁都不管”现象,推动实现从“模糊管理”到“精准到人”,以“林长制”促进“林长治”。他深知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每次组织巡林系列活动,他都会带领森林管理单位共同学习《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文件,并深入了解各项制度机制的贯彻落实情况。通过系统梳理学习,让每位工作人员明晰工作内容与自身职责,从思想根源上杜绝管理疏漏;通过抓实制度机制落实,为森林资源保护筑牢制度根基。

强化森林防火,守护绿色家园

森林防火是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生命最大的敌人是漠视安全,森林最大的敌人是疏忽火源。每一支未熄灭的烟头、每一处未管控的火源,都是悬在森林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伏山林场部分区域地形复杂,车辆难以通行,一旦发生火灾,救援难度极大。针对这一问题,他指导申报并筹集项目资金346万元,建成10.5公里长的防火应急道路。这条道路不仅提升了森林防火能力,还为周边群众出行带来很大便利。此外,他对灭火设备配备、山林取水点布局等细节进行深入研究,并紧跟时代趋势,将利用无人机加强动态巡逻作为今年工作重点,着力破解人手不足的难题。

推动价值转化,解锁生态密码

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工作中,“绿水青山”不会自动变成“金山银山”,唯有主动探索、创新实践,方能解锁生态经济发展的新密码。在伏山林场,他推动盘活存量资源、激活低效林地,如今产业茶园郁郁葱葱,林下经济蓬勃兴起,带动周边5镇14个村组多名村民共同致富。青龙山国家地质公园拥有30余万枚恐龙蛋化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恐龙蛋化石群。在做好化石保护的同时,在外围区域适度发展旅游业。2024年举办的化石保护研讨会,吸引全国各地专家汇聚,大幅提升了青龙山的品牌知名度。园内在建的三期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恐龙化石群的保护与科研水平,为研学旅游注入更强动力。

凝聚多方合力,形成保护网络

森林资源保护发展需要凝聚多方合力。湖北省林长制办公室推动建立的“林长+检察长”“林长+森林警长”工作机制,为森林资源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他主动作为,多次与检察长、警长召开联席会议,开展联合巡林活动,各方共享信息,共同分析研判涉林违法犯罪形势,商讨解决重难点问题的办法,协同推进重点工作。位于林场旁的两棵千年黄连古树,在多方联动保护下,周边安全隐患被彻底清理,保护范围也得到有效扩大。

倾听基层声音,接受社会监督

森林资源保护发展需要倾听基层声音并接受社会监督。专兼职护林员长期扎根一线,对森林资源保护发展有着独到见解。每次巡林,他都会走访护林员家庭,与他们面对面交流,既送去政府关怀,又倾听一线工作者的真实想法。同时,他指导在林区增设林长公示牌,详细标明林长职责、保护发展目标、工作措施及监督电话等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让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在阳光下运行,促进森林资源保护工作规范开展。

作为区副林长,他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护林人的责任与担当,在郧阳的绿水青山间,书写着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动人篇章,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生态安全和乡村振兴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作者:徐红、聂雨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