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检察:公益诉讼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郧阳区人民检察院聚焦公益诉讼检察“4+11+N”领域,数智赋能,精准监督,高质效守护郧阳生态安全,取得良好成效。

坚持政治引领,实现多赢共赢。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做优做实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紧紧依靠党委领导,积极争取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对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坚持把“诉前实现维护公益目的”作为最佳追求,实现“双赢多赢共赢”。2022年以来,办理的188件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中,186件通过诉前程序使有关问题得到及时整改。

聚焦重点领域,守好“一泓清水”。扎实开展“助力流域综合治理”“保护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专项活动,对全区26条水系河流进行全面排查,发出检察建议56件,办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4件。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履职,推动辖区水厂升级改造,修建管网20余公里。积极探索恢复性司法理念,建立“沧浪山‘两山’理论实践基地”“云盖寺绿松石矿山地质公园生态修复实践基地”。在区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设立生态检察办公室,协同配合,贯通监督,一体化履职,筑牢水质安全保护屏障,共获取问题线索21件,办理公益诉讼案件7件。办理的兰某某等7人非法捕捞水产品案,通过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7名被告人在承担刑事责任的同时,放流鱼苗7万余尾进行生态修复。

强化衔接转化,提升监督质效。落实“代表建议+检察建议”“政协提案+检察建议”衔接转化机制,形成监督合力,提升监督质效。通过“代表建议+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办理代表建议29件,解决堵点痛点。针对辖区一集镇污水管网破损影响生态环境案,依托衔接转化机制,推动相关部门投入资金800余万元,修复污水管网18公里,有效解决集镇3.5万人生活污水排放问题。该案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官网推介。通过“政协提案+检察建议”衔接转化,推动相关行政机关申请专项经费,修复缺失破损盲道、增设缘石坡道17处,有效改善了市容市貌。该案获全国政协、国家残联等媒体报道。

数字赋能监督,提速系统治理。与公安、水利等部门协作,将汉江流域郧阳段407个高清摄像头接入检察数据中心,对库面、排污口、码头等重点部位全天候实时监控,发现问题线索213条,开展预警提示74条。创新打造数字检察品牌,升级扩容“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与全区34家行政机关执法信息互联互通,收集数据信息8000余条,经筛选研判发现公益诉讼线索32条。充分发挥“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优势,邀请无党派人士、人民监督员、社会人员29人加入“益心为公志愿者”队伍,提报线索32条,参与办案46人次,办理案件30件。数字检察品牌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相关工作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写进专家咨询报告。

(作者:贺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