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乡村看变化】叶大乡门楼村:淡水养殖成为富民活水

叶大乡门楼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优良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淡水养殖,夯实强村富民基础,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日前,记者在门楼村淡水养殖基地看到,村民正在将饲料投放到水塘,鱼、鸭争相进食。


图片

叶大乡门楼村干部 周强 :去年鱼塘正式投放鱼苗,年迈的百姓在这里割草喂鱼、喂鸭,增加收入,平均每人年底能挣几千元钱。

门楼村这片鱼塘原本是一片荒滩,去年,门楼村委会反复研究、实地考察,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后,决定蓄水建坝,投资70万元建设鱼塘,发展以草鱼、青鱼等鱼类和鸭子为主的淡水养殖产业,让荒滩变“宝地”。


图片

门楼村支部书记  姜高峰 :今年鱼苗长势很不错,预计今年出售鱼苗收入十万元钱左右,去年还养了200多只鸭子。

产业兴旺,离不了专业技术的支撑。养殖初期,由于缺少经验,管理不善,去年3月份,发现鱼身上存在长白斑现象,几千尾鱼陆续死亡。姜高峰及时查阅资料、咨询相关专家、学习淡水养殖技术,购买药品进行治疗。 


图片

门楼村支部书记 姜高峰:及时治疗消杀,通过一两个月的治疗,今年没有发现死亡现象。

今年,门楼村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增加村集体收益,努力实现水产养殖专业化、标准化,让淡水养殖成为群众致富“活水”。


图片

门楼村支部书记  姜高峰: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养殖规模,增加品种,准备投放甲鱼、冷水鱼,水面比较大,后期还需要增加摄像头、增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