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发改委解读:《省人民政府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

近日,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在当前节点,为什么要针对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出台实施意见?重点和亮点何在?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的重要意义?

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见证,湖北革命老区包括大别山革命老区、湘鄂渝黔革命老区等很多仍属于欠发达地区,抓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让老区人民逐步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做好革命老区的工作,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李克强总理等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有关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2021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国发〔2021〕3号)。2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了宣传贯彻视频会议,要求各省(市、区)将革命老区列入本地区重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尽快研究制定本地区贯彻落实意见。

2015年6月,省政府办公厅发文明确全省有83个革命老区县(市、区),包括大别山、湘鄂渝黔、湘鄂西、鄂豫陕、湘鄂赣革命老区。《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到的全国12个革命老区包含我省大别山、湘鄂渝黔两个革命老区。国家《“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中革命老区一章明确了我省大别山革命老区范围包括黄冈市、随州市全境,孝感市孝南区、安陆市、应城市、大悟县、孝昌县、云梦县,襄阳市枣阳市,武汉市黄陂区、新洲区共22个县(市、区);湘鄂渝黔革命老区范围包括荆州市、恩施州全境,宜昌市长阳县、五峰县、宜都市、秭归县,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共23个县(市、区)。大别山、湘鄂渝黔两个革命老区也是我省脱贫地区集中分布的区域,全省37个脱贫县全部都在革命老区,其中,大别山革命老区有8个,湘鄂渝黔革命老区有11个,占全省50%以上,革命老区县市区许多仍然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生态系统功能比较脆弱,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城市功能不够完善,群众生活水平相对较低,民生短板依然突出等问题,属于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区域。

《意见》出台背景?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革命老区作为重点区域进行部署。特别是2015年国务院批复《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以来,出台了系列支持政策,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目前文件和相关规划明确的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保持健康发展,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根据统计,2020年大别山革命老区地区生产总值比2015年增长了近70%,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3.3%,比2015年上升了5.5个百分点,黄冈市、随州市区域性中心城市作用进一步凸显,大别山地质公园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大别山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实践,为全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提供了借鉴。“十四五”时期,革命老区将与全省一道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考虑到革命老区很多仍属于欠发达地区,在胜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有必要继续研究实施新的支持政策,助力革命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意见》作为一份综合性、系统性的文件,聚焦解决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遵循统筹谋划、因地制宜、各扬所长的基本原则,提出了一系列目标任务和支持政策,完善了新发展阶段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政策体系。

《意见》出台过程?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突出湖北特色,同时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省发改委会同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乡村振兴局等相关部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专题研讨,开展文件起草工作,先后组织赴黄冈市、恩施州、荆州市、十堰市等革命老区市县实地调研烈士陵园、红军遗址等革命老区纪念设施,深入了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经验、短板和工作建议。召开有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省乡村振兴局等10个省直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参加的专题座谈会,进行研究讨论。按照一方面贯彻国家要求,一方面紧扣湖北实际的原则,研究提出了《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主要目的是支持革命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意见》的主要内容?

《意见》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压茬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在新时代推动革命老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共分7章21条。分别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强化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等六个方面,明确了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16个领域的重点任务,包括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接重大区域战略、加强红色基因库建设、弘扬传承红色文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壮大特色旅游产业、全面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完善综合交通网络、补齐水利设施短板、强化能源安全保障、提升教育发展质量、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提升文化体育发展水平、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意见》的主要政策亮点?

重点是围绕加大对革命老区支持力度,对接国家发改委、乡村振兴局、生态环境部、文旅部等相关部委组织编制的支持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发展红色旅游等四个领域实施方案,提出支持政策。

一是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支持革命老区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优化完善水资源配置格局,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推动恩施机场迁建、洪湖东分块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工程,以及罗田平坦原、秭归罗家、长阳清江抽水蓄能电站能源等重大项目实施。

二是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革命老区脱贫摘帽县在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优先支持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设。加快推进革命老区乡村建设行动。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持续加大以工代赈、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和外出务工帮扶力度。鼓励革命老区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做优做强区域公用品牌建设。

三是突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推进革命老区资源就地转化和综合利用。鼓励依法依规流转集体林地。支持具备条件的革命老区开展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试点项目建设。鼓励恩施州加快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支持丹江口水源区创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

四是突出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加强红色基因库建设,编制大别山革命文物集中连片区域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实施烈士陵园、红军遗址等纪念设施保护修缮,促进革命旧址展陈功能提升,统筹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着力弘扬传承红色文化,深入挖掘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推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着力壮大特色旅游产业,提炼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精髓,打造红色旅游品牌,重点支持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创建5A级旅游景区,推出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建好一批红色美丽村庄。鼓励各类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公益广告、电视专题片等多种方式宣传推广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