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发布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 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知识产权强省目标迈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湖北省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就全面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作出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

“十三五”以来,全省知识产权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以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知识产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规划》作为我省进入新发展阶段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总体要求,系统擘画了湖北知识产权事业改革发展的总体蓝图,是“十四五”期间指导全省知识产权工作的行动纲领。

在战略定位上,《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论述和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准确把握“两个转变”,旗帜鲜明地提出建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知识产权强省。以“知识产权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运用”两大关键环节,围绕知识产权全链条部署五大重点任务,扎实推进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企业知识产权护航、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品牌培育、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提升等工程和行动,服务创新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支撑对外开放,着力提高知识产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为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发展目标上,《规划》按照“立足省情,面向国家,领先中部”的要求,高标准确立了“知识产权创造量质齐升”“知识产权保护提能增速”“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显著”“知识产权服务提档增效”“知识产权环境加速优化”等五个方面的定性与定量目标体系。到2025年,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年度发明专利授权总量达到2.8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0件,年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保持全国第一方阵,有效注册商标量达到100万件以上,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总量达到600件以上,有效地理标志总量达到600件以上,版权作品登记量达到12万件以上,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3%,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5%,专利商标质押融资总额达到300亿元,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到83分。全省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知识产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显著提高,知识产权在服务创新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支撑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全社会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浓厚氛围加快形成,成为知识产权创造的“磁场”、知识产权保护的“高地”、知识产权转化的“沃土”,努力建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知识产权强省。

在任务部署上,《规划》围绕知识产权全链条,科学部署了“强化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强化知识产权高标准保护”“强化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强化知识产权高品质服务”“强化知识产权高水平开放协同”等五大重点任务,切实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转化为推动我省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举措和成效。在强化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方面,提出培育高价值专利、推动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和软件著作权登记、加强种业知识产权工作、培育高知名度商标和地理标志、打造精品版权等具体任务。在强化知识产权高标准保护方面,提出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严格司法保护、强化行政保护、健全协同保护、构建多元共治等具体任务。在强化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方面,提出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促进知识产权运用、打造知识产权运用平台、强化知识产权运营金融支撑等具体任务。在强化知识产权高品质服务方面,提出推进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加快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优化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生态等具体任务。在强化知识产权高水平开放协同方面,提出加快知识产权开放合作步伐、促进知识产权全域协同发展、完善知识产权协同治理体系等具体任务。同时进一步细化了实施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品牌培育、企业知识产权护航、知识产权运用示范、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提升、专利转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等工程和专项行动,使知识产权真正成为助力科技创新的“刚需”、加快产业转型的“硬核”、优化营商环境的“标配”、促进对外开放的“招牌”。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推动落实了一系列改革部署,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行动、规划,凝聚起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强大合力。特别自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大会,高水平组织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新一轮合作会商,隆重颁发首届湖北专利奖,均体现出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关怀重视和殷切期望,此次《规划》印发实施,更是迈出了我省加快建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知识产权强省的新步伐。随着《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的深入实施,明确了做好新时代知识产权工作的总体遵循,我省知识产权事业必将迎来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2年是推动《规划》落实的关键一年,省知识产权局将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大局,锚定加快建设科技自立自强知识产权强省这一目标,着力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专利转化运用、企业知识产权护航、荆楚品牌培育、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提升等五大工程,全力以赴推动《规划》各项任务落实落地,不断提高知识产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打造新时代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新样板、激活知识产权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新引擎、构筑全国知识产权保护新高地、塑造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为我省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提供知识产权支撑,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作出湖北贡献。(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 周德文)

2021年工作成效

2021年,全省知识产权系统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知识产权工作,奋发作为,开拓进取,知识产权事业实现快速发展,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一年来,高规格召开了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大会,在全省形成了共抓知识产权大保护的强大合力;高水平组织了省政府与国家知识产权局新一轮合作会商,确立了我省建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知识产权强省的战略目标;高起点出台湖北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在更高起点上谋划、推动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高质量深化知识产权“三大工程”和品牌提升专项行动,项目实施成效逐渐显现;高效率推进专利转移转化专项计划,获中央财政奖补资金1亿元(全国仅8省市),全省专利转化热情持续高涨;高标准开展首届湖北省政府专利奖评选和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全社会尊重知识、保护创新的氛围空前浓厚。全年全省发明专利授权量22376件,同比增长27.46%;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6.09件,同比增长29.65%;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1691件,同比增长12.43%;有效商标注册量同比增长26.02%,拥有有效发明专利企业增加2145家,平均每7.69个市场主体拥有1件注册商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50.26亿元,同比增长54.4%;专利转让次数合计超过18600余次,同比增长36.6%。,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不断完善,转化效率持续提升,服务能力有效增强,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为促进湖北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了应有贡献。

擘画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壮丽蓝图

吴汉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资深教授、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规划》坚持以“知识产权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提出要将湖北打造成为知识产权创造的“磁场”、知识产权保护的“高地”和知识产权转化的“沃土”。该《规划》既是对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落实,也是湖北省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行动指南,对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知识产权事业稳中求进、实现湖北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总体而言,《规划》肩负时代使命、服务国家战略、彰显湖北品格,既具有政策引领性,又具有实际操作性,必将对湖北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提供创新动能和强力支撑。

侯海薏(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主任):《规划》着眼大局,立足知识产权工作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机遇,积极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锚定“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目标,统筹推进湖北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特色鲜明,围绕湖北科技和产业两个比较优势,以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线,进一步凸显知识产权在服务创新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支撑对外开放中的作用;《规划》贴合实际,结合《“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要求,立足湖北发展实际,着力解决湖北知识产权发展中的不足和短板。

湖北中心将坚决落实好专利审查和知识产权服务两大职能,服务湖北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知识产权强省建设。

庄丹(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 :《规划》为建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知识产权强省,勾画出“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创造的发展路径,特别是对我省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知识产权支撑。《规划》提出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前沿领域,加强知识产权前瞻布局和战略储备,促进“卡脖子”技术攻关,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这必将推动我省光电子芯片、传感器、新一代显示面板等前沿领域和产业的创新发展,成为未来五年的知识产权高价值创造的重点。长飞公司未来将加大创新投入,把知识产权贯穿在研发创新全流程的各个环节,整体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的运用能力,创造出更多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实现弯道超车,变“跟跑”为“并跑”甚至“领跑”。

李培武(中国工程院院士):《规划》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知识产权全球治理格局发生深刻变革等重大机遇,客观分析评价了湖北省知识产权的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提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准确把握“两个转变”,聚焦“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运用”两大关键环节,明确了“十四五”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充分体现了知识产权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规划》符合湖北实际,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必将为激活知识产权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新引擎、塑造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构建湖北科技强省“四梁八柱”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对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陈保国(武汉市知识产权局二级巡视员):《规划》围绕知识产权高效服务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等中心任务,致力于大幅提升全域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服务能力目标,明确提出了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件)等12项具体指标及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等7大工程。《规划》站位高远,立意深刻,举措实在,既构画了未来五年全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又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很强操作性的路线图与施工表,为全省知识产权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是一份新时期开创我省知识产权事业新格局的宣言书。我们将结合武汉工作实际,创造性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将知识产权工作融于创新驱动发展全过程,奋力实现知识产权事业的新突破!

余浩(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董事长) :《规划》指出要推进知识产权学科建设,推动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培育一批知识产权领军人才,引进一批知识产权海外实务人才。完善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知识产权人才奖励制度,对吸引具有顶尖院校专业背景和从业经验知识产权人才回鄂、留鄂从事知识产权服务业提供政策支撑。有了顶尖人才保障,必将引导湖北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务模式单一,服务同质化的红海竞争模式,迈向业务专业化、管理精细化、市场定位差异化、商业模式和服务产品新颖化的蓝海模式发展,形成 “专精特新”式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新格局,服务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