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基层 察民情 解民忧 暖民心】“五四长渠”重新通水 农民解困 农作物“解渴”

天气持续高温少雨,农作物大面积受旱,区水利和湖泊局切实加强抗旱水源的统一管理和科学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防灾减灾效益,为农民解困,为农作物“解渴”。


图片


图片


日前,记者在城关镇响耳河村十堰金丝缘种植专业合作社蔬菜基地里看到,工人们正利用沟渠里的水源抗旱保苗。源源不断的清水来自断水10多年的“五四长渠”。


图片

响耳河村支部书记  钟德喜:区水利局把“五四长渠”整个全线清淤,包括修复了很多加固的坎子,现在水已经畅通了。我们下边有桑葚基地,还有养鸽子的、养牛的、养羊的,饮水都有了很大的保障。

“五四长渠”曾灌溉城关镇翻山堰、黄土梁、响耳河、堰河、洞耳河、桃花沟等6个村土地。但因年久失修,部分渠道断头淤塞,原来的水田被迫起旱。在今年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中,区水利和湖泊局了解情况后,安排专门资金实施“五四长渠”连通清淤工程,共新修干渠180多米、渠道清淤8000多米,恢复灌溉面积3000多亩,使这条60多年的水利工程重新焕发生机、造福百姓。


图片

区水利和湖泊局水旱灾害防御股工作人员 曹明: 对“五四长渠”进行了全面的疏通,使下游的翻山堰、响耳河、桃花沟村这个三个村的旱情得到了全面的缓解。
进入汛期,区水利和湖泊局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两不误,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针对今年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保持水利工程适度蓄水,保障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生态用水需求,做到计划用水、科学用水、节约用水,最大限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抓紧灌溉设施的修复、配套和抗旱机具的维修保养,组建抗旱服务队,确保抗旱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