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社会福利院:“家”有院长左瑞勇

今年37岁的左瑞勇是郧阳区社会福利院院长。

左瑞勇2004年参军,2017年退役,退役回到郧阳区就奔赴一线从事精准扶贫纪检工作。他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四年,在这四年里他工作认真负责有担当,2021年5月被分派到郧阳区社会福利院担任院长一职。

社会福利院是一个公益性社会福利机构,初到社会福利院工作,左瑞勇暗暗发誓,一定要守好窗口,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传递给这些特殊群体,为即将到来的老龄化养老服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社会福利院里的服务氛围欠佳,服务人员对自己工作存在一个误区,普遍认为擦屎擦尿是低等工作,这对更好地服务弱势群体很不利。

他告诫服务人员,基层服务更要换位思考。在调整服务人员服务观念的同时,左瑞勇自己也不忘努力学习,他买回“养老服务机构”的书籍自我修正,还报名参加2021年湖北省农村福利院院长培训班。

通过学习,他了解了一个新名词“全人服务”。什么叫“全人服务”?“全人服务”就是尊重服务对象的存在价值,挖掘人的各方面优势和潜能,注重服务对象的身体、心理、精神信仰及社会不同层面的需要,发挥预防、治疗、支援的作用,形成层级递增的服务结。

3月8日妇女节,左瑞勇连夜赶制标语“保护妇女权益,共享美好生活”。面对弱势群体,他想要改变过去家长制管理模式,让每一位院民自己做主人。首先从妇女开始,他请来院民代表,又请来在岗服务人员以及工作人员,大家聚集一堂。左瑞勇率先发言说,开这次茶话会的目的就是树立人人平等、尊重生命的理念,有利于服务对象和服务人员达成一个共识——我们是一个大家庭。

活动现场,七十多岁的女党员刘光兰颤抖着嘴唇说,我为我们的党和政府骄傲且自豪,我们党和政府有像左瑞勇院长这样的领导干部踏踏实实做工作、真心实意为老百姓服务,让我们弱势群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及温暖。

左瑞勇根据自己平日的工作经验摸索总结出了一套七个“五”服务法,即“看、查、问、督、巡、检、清”。“看”就是针对社会福利院流动人员扫码,车辆出入登记本记录以及消毒消杀登记情况;“查”针对的院民卫生清洁,内务整理、违禁物品的检查;“问”针对院民特殊病患的护理服务,包括一日三餐、翻身、有无褥疮等询问服务;“督”针对院民做好个人卫生、按时就餐和午睡、日常药品的服务;“巡”针对消防、监控室、热水器、电梯等电器设施设备日常巡查;“检”针对食堂和办公区域消毒消杀,食品留样、体温检测等;“清”针对当日工作问题整改,院民就医、院民在位情况。

左瑞勇把这套服务模式像芯片一样植入到每个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大脑中,大大提升了福利院的服务质量。他的七个“五”服务法于2021年10月在郧阳区全体福利院作为“示范”推广学习。同年,左瑞勇也由于自己出色的工作被评选为市级优秀工作者。

新冠肺炎病毒来袭,各级社会福利及养老机构均实施“封闭式管理”。

2021年5月,左瑞勇发现炎炎夏日院民喝水用碗喝,这对防控是个极大的隐患。于是,他立即跑超市采购回70只钢化玻璃杯分发给院民,还请来雕刻师分别给水杯刻上名字。这样,就算水杯走错门,也能及时找到主人。

过去,院民就餐打完饭各自又端回自己的宿舍去吃,这种分散式的就餐方式既弄脏宿舍又脱离服务人员的视线。左瑞勇把院民集中起来在食堂就餐,这样既拉近服务人员和院民之间的关系,也能把剩余的饭菜分发干净,从而做到院民吃饱吃好又杜绝了食物浪费,还从食量增减上掌握院民的身体变化。

今年3月12日,福利院再次进入封闭式管理,为了解除院民的乏味生活,左瑞勇发明开展趣味活动。所谓的“趣味”就是开展小游戏活动,例如“套圈”“投球”“速递”等,既锻炼了身体又活跃了气氛。

左瑞勇经常站在院子里眺望,他一直考虑的是让福利院里犄角旮旯都变成花园。说干就干,他开车到农用店买来铣和锹,自己率先动手,又铲又挖,也有闲不住的院民来帮忙。他又从网上买来种子,在种什么花的问题上他颇费了一番脑筋,上网查资料什么花儿四季绽放。后来,他锁定了一种生活在青藏高原的独有花卉——格桑花。格桑花四季花开,耐寒又耐旱,这也代表了他的心愿,他希望生活在福利院里每一位老人和儿童都可以幸福和美好,因为格桑花的花语就是“怜惜眼前人”。

(作者:张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