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修复见成效

近年来,秦巴山东段余脉,郧阳区汉江两岸绿意盎然,或是稻浪翻滚的高标准农田,或草木繁茂的生态绿地。

精准“问诊”:“大地医生”定制修复方案。“我们要像医生一样,找到最对症的药方,让废弃矿山重焕生机。”项目负责人说。项目团队化身“大地医生”,没有采取“一刀切”的治理模式,而是通过无人机航测摸清整体情况,再逐一实地踏勘、走访周边村民,全面掌握每一处矿点的地形地貌、土壤条件和生态短板。

在此基础上,团队推行“一矿一策”精准治理,为每座矿山量身定制修复方案。严格按照“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水则水”的原则,让退化的土地重获生机。如今走进郧阳区,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微风拂过,稻浪翻滚,尽显生机与活力。

科技攻坚,精准治理,打造陡坡复绿新样板。矿山修复,陡坡复绿是难题,土壤重构是关键。在郧阳区谭山镇腰庄村、东岳村,项目团队开展专项科技攻坚。针对土壤贫瘠的问题,采用“客土回填+生物菌肥”的组合方案,有效改良土壤肥力;围绕“提高喷播合格率”反复试验优化,将喷播合格率从84%大幅提升至93%以上。在高陡边坡上,施工工人们更是化身“悬崖绣花匠”,小心翼翼地挂网、配土、喷播,用汗水和智慧在坚硬的石头上“种出森林”。科技赋能让生态修复走向“精准治理”的新阶段。

生态“富民”:废弃矿山变身“致富财富”。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将修复成果与民生改善紧密结合。技术人员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壤特性,精心选定优质水稻、薄壳核桃等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据测算,这些经济作物预计将带来每年超千万元的经济效益,让生态修复的红利真正惠及周边百姓,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民生增收的良性循环。

郧阳区用实打实的修复成效,书写了生态保护的生动答卷。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深入,这片土地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生态之花。

(作者:郑远波 刘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