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30日,郧阳区一中高一学生衷显周,从班主任詹传贵手里,接过自己的身份证,他长吁一口气,终于摆脱了“黑户口”,有了身份证,禁不住泪眼花花。这张身份证来历可不简单,并且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衷显周原名陈乐,湖南湘乡人,2009年,4岁的乐乐随母亲周友莲出走到十堰,经人介绍,与胡家营镇漆沟村民衷德友结为夫妇。两年后,周友莲上山种地被马蜂蜇死。从此乐乐被衷德友收养至今,供其读书,取名为衷显周。
2021年秋季开学,作为教师志愿者的胡正勤接待了衷显周同学及其家长,报名的时候,这名学生拿不出身份证和户口本。他的养父母说:“这个孩子户口不在这里,没有身份证,我想了好多办法,办了好多年也没办成。”胡正勤老师主动提出,让孩子安心先入学,户口身份证的事情他再想办法帮忙解决。
让他没想到的是,本认为简单的一件事历时八个月才办成。开学后,胡正勤老师主动找到学校领导,汇报了应承的事情,郧阳区一中校长毛士文笑着说:“进了区一中,就是我们的孩子。言必信,行必果,答应了的事我们一定要办,老胡你是当事者之一,你要参与,需要什么,学校一定支持。”校长当场联系郧阳区公安局有关领导,让胡正勤老师与相关负责人直接对接,履行承诺。
办身份证首先要迁户口。郧阳区公安局答复,没有依据不能直接上户口。民警说:“网上有陈乐名字,衷显周不是黑户,必须以湖南户籍信息为准,需要把户口迁到湖北。但是迁户口,先要征求对方家庭同意后,郧阳区再开接收证,然后到湖南办准迁证。”
省市区教育部门学籍管理要求,高中学籍名是衷显周,不能更改,身份证、户口本名字必须与“衷显周”一致。迁户口之前必须先改名,把“陈乐”改为“衷显周”,而改名必须家长、学生、养父三方同意,写申请,盖指印,村上开证明,本人必须回湖南现场办理。
湖南的家长远在千里之外,且外出打工未在家。胡正勤辗转联系上了衷显周的二伯。经反复沟通,家长同意转户口,但要等到过年回家才行。
大雪,疫情,正月十七开学后,胡正勤老师只好再与湖南联系改名的事,“过年在家不见你们来,刚出门上班了,哪有时间回家。”家长的话让人烧心,胡正勤老师生气地说:“你是挣钱重要,还是自己儿子前途重要!”气归气,事要办,换位思考一下,孩子改姓,家长不乐意也情有可原。胡正勤老师只好与他二哥联系,他动情的说:“陈哥,孩子姓什么不重要,只要他成才,不管他姓什么,身上流淌的总是陈家的血脉呀!”几次三番,生父终于同意改名字,但不同意回家,胡老师只好再与他二哥商量,请他出面办理。又想方设法与湖南金薮乡派出所联系,了解办事的程序、需要的资料,与其养父沟通,准备相关资料。微信拍照传到湖南去,不行,要原件;原件寄去,不行,要学生本人、生父亲自到场签字,盖指印。
能想的办法都想了,想简单办行不通,只剩下一条路:“本人亲自到场。”3月18日,“英才班”班主任詹传贵老师告诉胡老师,高一年级结业考报名时间截至3月底,身份证不解决,就会影响学生后期学习。
事情迫在眉睫。毛士文校长说:“胡老师,湖南一行,只好请你辛苦跑一趟。” 胡正勤身体差,天天打胰岛素,家里两个孙子还小,疫情又在反弹,有些踌躇。可这事一直是他联系,双方情况也只有他最熟,只有他去,熟人才好办。虽有犹豫,但也没拒绝。胡正勤立即再次与其生父、二伯联系,把高一学年结业考报名一事告之对方,请他生父为了孩子前途,务必回去。胡老师对他二伯说:“陈哥,让他爸回家,我把孩子也送过去,认祖认宗,多好的事啊!”最终,孩子生父决定3月20日回湖南。
衷显周出省没有身份证,买不了车票,再加上疫情,郧阳区一中高一年级主任李强决定派侯清红老师开车一起去湖南。当天胡老师通过公安局民警,在郧阳区城关镇派出所办好学生临时身份证明,又办好湖北省高中学籍证明、学校介绍信,做了核酸检测,并通告对方20日到湖南。19日晚接到学生生父电话,20日要经过河南郑州、湖南长沙返乡,胡正勤老师赶紧查疫情通报,看到郑州、长沙均有病例,为防疫安全,经请示学校分管防疫领导,决定推迟一天,等学生生父安全到家后再出发。19日下午学生生父做了第2次核酸检测,20日晚,当看到绿码后,胡老师放心地告诉对方21日到湖南。
21日晚5点,胡老师一行三人风雨兼程800余公里,赶到了衷显周湖南老家。离散11年的“乐乐”回来了,86岁、行动不便的奶奶扔掉拐杖,张开怀抱,一把抱住孙子,泪流满面;九家叔父,三家姑姑30余人大聚会,血浓于水的亲情摧人泪下。见此场景,胡正勤老师灵机一动,抓住他爸、二伯的手说:“我把你们家孩子送回来认亲了,送来的可是一名高材生哟。”看到大家不解的目光,胡老师把衷显周在学校的表现夸炫了一番, 629.5分的期末考试成绩,985重点大学的苗子,让他们双眼冒光:“嗬,我们家是要出才子啊!”村书记闻讯起来祝贺,当场给当地派出所所长打电话,主动联系第二天办理户口更名事宜。
22日,在衷显周亲人陪同下,他们到达金薮乡派出所,湘乡市公安局,来回奔波120余公里,下午四点半终于改好名,办好身份证,10天后寄到学校,可三月底学校考试报名急需身份证,想办一张临时证件时,却办不了。胡老师急了,赶紧联系高一年级主任李强,请示如何解决,“身份证办理凭证条行不行?”15分钟后经李强主任与教育局沟通,最终收到 “行”时,他的心才放下。
事办成了,家人门邀请他们到毛主席故乡韶山走一趟。去伟人的故乡瞻仰,是胡正勤老师多年的愿望,只有60多公里路程了,真想去。可想到疫情安全,想到学生耽误学业两天了,他和侯老师只好忍痛放弃了,决定马上赶回家。主人家说家中准备了酒宴,亲戚朋友等在哪里,必须走之前回去吃了饭才行。胡正勤老师动情地对他们说:“你们心情我理解,但乐乐是位勤学的孩子,大家都在拼搏,耽误不起呀!我们今天连夜走,明天一早做核酸检测,下午才能上学,这都耽误三天了,我们不想学生耽误太多时间,孩子前途为重,今晚必须走。”家长见客人去意坚决,眼圈都红了,胡老师想了想说:“这样,我们再去你们家一趟,让乐乐再见奶奶一面,给爷爷上柱香就走。”家长紧紧拉住他们的手,点点头。
准备走了,在全家真诚的感谢声里,胡正勤老师拉着家长的手说:“相约2024年暑假,那时我们再来,向你们报喜!” 五点半,他们带着湖南老乡的厚爱,踏上了归程,向着800公里外前进。
一句随口的承诺,一张普通的身份证,大半年的操心,疫情下近两千公里的来回奔波,这就是郧阳区一中一位普通的党员教师胡正勤老师的履行承诺故事。自从郧阳区一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以来,所有党员干部均把师生关切的事放在心上,将学生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用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