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肝脏上一个"疙瘩"长了7年 区人民医院巧施微创精准摘除

52岁的王女士(化名)7年前查出肝脏右下叶长了个“疙瘩”,近日,她到区人民医院就诊,普外一科专家积极组织会诊,克服高难度风险,成功将乒乓球大小的肿块摘除,患者术后7天即康复出院。

3月2日,家住大柳乡的王女士来到区人民医院就诊,要求医生手术解决困扰她7年的“烦心事”。原来,在2015年,王女士体检时查出肝脏有个小肿块,鉴于是良性病变且肿块较小,医生建议先观察一段时间再说。然而,这个“小疙瘩”就像沉重的石头一样压在王女士的心上,肿块是不是变大了、是否会转为恶性等问题经常困扰着她,但因害怕做手术而迟迟没有到医院就诊。

今年春节过后,在家人的催促和鼓励下,王女士才下定决心到区人民医院就诊。住院后,经磁共振(简称:MRI)检查发现肝右叶后上段占位,有一个3.3cm×2.9cm大小的肿块。

了解王女士的病情后,太和医院常驻郧阳分院普外一科专家刘炯主任立即组织全科人员展开讨论,为王女士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和术中可能出现意外的应急预案。3月4日,在他的指导下,普外一科团队历时4个多小时,成功为王女士做了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术后病检为海绵状血管瘤,彻底解决了困扰她7年多的心病。

刘炯介绍,肝脏血运异常丰富,切除时极易出血,腹腔镜手术中更是难以控制,因此腹腔镜肝切除术曾一度被认为是手术的“禁区”。比起传统开放性手术,微创肝叶切除对医生的解剖学知识、手术技巧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需要在医护团队的紧密协作下完成。

据介绍,近年来,区人民医院在太和本部的大力支持下,专科业务快速发展,尤其是在腹腔镜微创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普外科陆续开展了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管取石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等新业务新技术,而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区人民医院腹腔镜技术又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开启了肝脏微创治疗的新时代。 


(作者:皮中来 汤安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