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区依托谭家湾镇五道岭村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将该村作为首批绿色农产品输出地——蔬菜示范基地重点打造,依托天然山泉水资源与 "零化肥、零农药" 的生态种植模式,这里种出的红薯尖、南瓜尖、秋葵等蔬菜以清甜口感成为市场 "香饽饽",不仅通过 "订单种植" 与超市实现产销无缝对接,更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让山泉水浇灌出的 "生态经济" 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力量。
7月2日清晨,五道岭村的田间地头到处是劳作的身影。该村心怡家庭农场的菜地里,红薯尖的翠叶在晨风中轻颤,南瓜尖嫩芽挂着露珠,秋葵果实饱满挺立,村民们挎着竹篮穿梭其间,指尖掐下的鲜嫩蔬菜带着泥土与山泉的气息。村民杨贵荣介绍,农场种出的红薯尖儿不打药、不使用化肥,灌溉用的都是山泉水,所以菜好吃。
让蔬菜 "好吃" 的秘密,藏在田间流淌的山泉里。2000多米长的灌溉渠顺着地势蜿蜒铺开,清冽的山泉水裹挟着天然矿物质渗入每一寸土壤。农场负责人毕金玉介绍,基地采用“滴灌 + 喷灌” 的方式,让每棵菜都能“喝”上纯净水。 得益于山泉滋养,这里的红薯尖脆嫩回甘,南瓜尖清香微甜,秋葵滑嫩多汁,成为超市里的抢手货。
选对品种,更要找对销路。心怡家庭农场瞄准红薯尖、南瓜尖、秋葵等生长周期短、采摘期长且无需依赖化肥和农药的品类,与寿康、新合作等超市建立 "订单种植" 模式,让深山里的绿色农产品走进超市,走上市民餐桌。
毕金玉告诉记者,目前农场300亩基地实行的是“订单种植”的模式,超市提前一天下单,基地第二天按照订单来采摘,当天采摘,当天发货,确保新鲜。
山泉水不仅浇灌了蔬菜,更浇开了乡村振兴的希望。谭家湾镇五道岭村以心怡家庭农场为龙头,通过土地流转与务工岗位,带动周边20余户村民年均增收超2万元,"家门口就业" 让留守劳动力实现 "挣钱顾家两不误"。而 "零化肥、零农药" 的种植理念,也让五道岭村在守护青山绿水生态底色的同时,将生产出的绿色农产品销往各地,丰富市民餐桌,丰盈群众口袋。
一审:南旭
二审:何虎啸
三审:王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