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务工四海为家 今日在家就业创业

南化塘镇是劳务输出大镇,每年春节一过,该镇三万多名富余劳力就收拾行李,奔赴全国各地打工。这几年,随着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实施,越来越多的群众不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而是选择在家门口就业。
今年元宵节刚过,南化塘镇玉皇山村村民万磊原来的工友已经踏上返岗的路途,而他在家附近羊肚菌基地里检查菌棒生长情况。万磊是一名90后,曾经在外务工十多年,每次离家时父母和孩子期待的眼神是万磊夫妻心底永远的不舍。

图片

村民 万磊 :每次离家的那种心情,那种感觉,看到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孩子,现在用语言表达还是太过于苍白。

图片

万磊妻子  柳学凤 :每年初六一过感觉就像进入了倒计时,离家的日子就不远了,爹妈看我的眼睛里就充满了泪花,每次吃饭的时候啥好吃的都给我的碗里堆的满满的。
生活不会永远平静,波折总是来地太快。去年,万磊岳父患重病住院,岳母也有各种慢性病。夫妻俩再三盘算,决定返乡。如今夫妻二人在家忙碌,家里的老人格外踏实。

图片

村民 柳金国 :孩子们在家,我们当父母的确实也踏实放心,出门在外我们老是牵挂着。
返乡后,万磊经过考察决定种植羊肚菌。夫妻俩拿出打工积蓄30多万元,在关帝庙村流转土地种植羊肚菌。玉皇山村袜业车间开业,柳学凤在家门口做挡车工,每月工资能达到4000元。虽然收入比以前少了,但夫妻俩心里也有一本账。

图片

村民  万磊: 谁也不愿意背井离乡的出去打工,只要在门上收入过得去,能照顾老人孩子也就可以了。

图片

村民 柳学凤 :在外地打工也差不多十年了,整个青春都奉献给了外地。这么多年没在父母跟前,也弥补下他们心里的空缺吧。
如何让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如何破解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这是时代给出的一张考卷。近年来,郧阳区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就业。南化塘镇也因势利导,统筹实施招商引资、回归创业等项目,先后引进企业17家,扶贫作坊、专业合作社101家,提供就业岗位近万个。目前,南化塘镇有3200多名返乡人员在家乡创业、就业。

图片

南化塘镇副镇长 殷军文:

出台了招工引智计划,专门服务回乡就业、创业人员,同时围绕“帮助、实干、共享、乡情”4个方面,完善学生放学后托管、创业贷款等政策,尽量减少返乡人员的顾虑,让他们安心在家门口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