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刚过,水利部定点帮扶的南化塘镇玉皇山村的村民集聚在袜业车间的门口,惊奇不已地看着家门口的新奇物儿——织袜机。
玉皇山村是革命老区。中原突围决胜之战的玉皇山战斗就发生在此。山多地少人贫是困扰玉皇山村多年的大问题。精准脱贫以来,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几任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玉皇山村终于在2020年整村脱贫。
如何保证村民脱贫不返贫,脱贫稳致富成为摆在玉皇山村新一届村两委和水利部驻村工作队面前的新考题。
“产业发展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金钥匙”这是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在一次次讨论中形成的共识。然而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才能既有长期稳定收益,又可以增加群众就业,既吸引懂行的市场主体参与,又能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这仍是一道未解的难题。
在包村干部、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的多次研究中,“争取兴办袜业车间!”——这条既符合区镇大产业链,又较为成熟的产业逐渐在交流讨论中成为最终答案。
有了想法便立刻行动。玉皇山村兴办袜业车间的想法得到了南化塘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从2021年12月初提出想法袜业车间想法,仅仅2个月时间,玉皇山村就利用村红色广场架空层空间,建成1200余平方米的袜业加工车间。村两委还积极争取脱贫户参与资金投入,有效利用有利的金融政策,同时引进十堰市兴春袜业有限公司作为经营主体,与村集体共办联营。一条玉皇山村产业发展的路子不断被勾勒的清晰而明确
春节期间,村里要办袜业车间的消息在玉皇山村民间引起村民的极大的参与热情。在村两委的宣传引导下,50余名在外务工的村民决定留在家门口工作。
“感谢村民群众支持袜业车间的建设。玉皇山村袜业车间是玉皇山第一个工业产业项目,代表着玉皇山村的产业发展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将有效保障玉皇山村在家村民的务工致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相信袜业车间一定能织出玉皇山村村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南化塘镇党委书记罗永波在袜业车间揭牌仪式上的讲话,鼓舞和激励着袜业车间工人和在场村民群众。
随着开关启动,袜业车间布置整齐的60台袜业织机开始飞速转动。每一分钟都有60只袜子在这里织就而成,未来每天将超过3万双袜子从这里走出十堰,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近60名工人在车间里穿梭,一片热闹繁忙。
在巩固脱贫成果全面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这一台台织袜机将织出玉皇山村村民美好生活的景象,将奏起农村产业兴旺的动人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