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常见!你可能正在被“偷听”,郧阳人赶紧自查!

近年来

偷拍盗摄事件时有发生

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图片上的这些物品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

👇👇👇

可是如果有一天

有人告诉你

这些东西正在窥视你的生活

窃听你的隐私,你会相信吗?

可监听录音?
小小插排暗藏玄机

2024年5月

上海市普陀区的潘先生发现

某网购平台上有店铺正在出售

一款具有监听、录音功能的插排

而且还可以远程操控

出于监督孩子学习的目的

他就以466元的价格购买了一款

这就是潘先生购买的那款插排,外观上看,和普通插排几乎一模一样。可是,根据店家发来的操作视频,潘先生发现,只要安装上店家提供的手机软件,动动手指,这款插排就能瞬间变成具有录音和监听功能的窃听设备。

此时,潘先生的同事提醒他,非法使用这种具有窃听功能的器材,可能会触犯法律,建议他尽快报警。随后,潘先生带着购买来的这款插排来到辖区派出所报了案。通过侦查,警方很快将销售这种插排的涉案人员程某抓获。后经专业机构鉴定,程某销售的这款所谓的插排就是窃听专用器材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 任晓莹:跟我们普通的家用的排插是一模一样的,外观上一点也看不出来,隐蔽性非常强。

拆解改装

生活用品摇身一变成窃听设备

据程某供述,几个月前,他凭借自己电子电路方面的知识基础和焊接技能,就网购了一些远程录音设备,将其中具有拾音、录音、控制功能的电路芯片拆解出来,安装到一些普通插排和台灯中的隐蔽位置。最终,这些看似普通的生活用品摇身一变就成为专业的窃听设备。

警方侦查发现,程某先后开设了4家网店,都是销售这些伪装成插排、台灯的窃听设备。经查,从开设网店到落网,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程某共售出20多个窃听插排和台灯。

犯非法生产销售窃听专用器材罪

获刑!

2024年9月,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以非法生产、销售窃听专用器材罪对程某提起公诉。最终,法院以该罪名,判处生产销售者程某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非法生产销售窃听设备 

触犯哪些法律规定

被伪装成小家电、

生活用品的窃听器

具有较高的隐蔽性

很难被人发现

那么,这些非法改装的窃听器

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哪些影响?

会触犯哪些法律规定?

又该如何治理?

窃听、窃照专用器材属于国家严格管理的物品,非法流入社会,不仅可能侵犯公民隐私、企业商业秘密等,还可能危害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对于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违法行为,现行法律也从生产、销售、非法使用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我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规定,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此外,民法典、治安管理处罚法也对偷拍、窃听等违法行为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检察机关也提醒社会公众,对陌生的环境中疑似窃听、窃照的器材要做好检查工作,注重自身公民信息、个人隐私等的保护。同时,对于市面上的窃听、窃照设备,不要随意购买、使用;发现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专用器材违法犯罪活动的,要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