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区:推进秸秆科学还田 护航“三夏”生产

目前正值农业“三夏”时节,也是秸秆禁烧关键时期,郧阳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以用促禁,把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起来,运用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提升秸秆科学还田水平,实现有机废弃物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日前,在梅铺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培训会现场,十堰市润宏农机合作社负责人杨俊正为几十名农机手、种粮大户讲解油菜、小麦等夏收作物秸秆还田技术要领,指导农户秸秆就地就近科学还田。他提醒大家:“小麦收割秸秆还田不高于10公分,估计就这么高,经过机器粉碎以后8公分,不能高于这个长度,高于这个就失去秸秆还田的意义了,再一个,深翻的话深度大于12公分。”

据了解,该农机合作社现有收割机3台,拖拉机10台,农机手20余名,是服务梅铺镇夏收、夏种、夏管的重要力量。原先的收割模式,大量秸秆聚集在土层表面,播种时会阻挡耧脚,造成小麦扎根不牢、易倒伏,郧阳区能源服务中心主动服务,宣传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指导合作社引进新技术新装备,增加旋耕长度和深耕深度,并采用“机收籽粒+秸秆粉碎还田”模式,实现油菜机收与秸秆粉碎还田同步操作、“一站式”完成。

十堰市润宏农机合作社负责人杨俊介绍说:“我们农机合作社进行了农机更新换代,之前收割机收割小麦只对麦穗进行收割,秸秆留得非常长,设备更新换代以后,不但实现了小麦收割,还直接将秸秆粉碎到田里,做到真正还田。今年夏收截至目前,油菜、小麦已经收割了2000余亩,服务了200户农户。”

焚烧秸秆不仅会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危害,威胁人的身体健康,也会破坏土壤结构,而秸秆粉碎还田不仅对农作物苗期长势有明显促进作用,还可减少小麦氮肥、尿素使用量,提高土壤肥力,秸秆还田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

农户李全华表示:“秸秆还田对农村有好处,不污染空气,还能当肥料,对庄稼苗期也好管理。以前我们这麦子要拉回去进行脱粒,收麦子需要个把月,现在半个钟头就把麦子收得干干净净,秸秆还直接还田当肥料用,省事又省力。”

截至目前,郧阳区农村能源服务中心通过发放宣传材料、悬挂宣传横幅、政策讲解、召开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等多种方式,宣传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覆盖20个乡镇(场),服务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近百家。“三夏”期间,郧阳区将持续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同步增长,促进全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郧阳区农村能源服务中心人秘股负责人赵盼介绍说:“根据不同类型秸秆用途,尤其是小麦秸秆鼓励低茬收割还田,小地块推行堆沤还田和机械化深耕变肥料,下一步,郧阳区将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确保秸秆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作者:张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