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洞镇九年一贯制学校积极营造温暖有爱的“家庭”氛围,让学校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安全港湾,创设有爱、有趣、有成就感的教育环境,让学校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成长乐园,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以“爱学生”为使命,人人争做学生的贴心人。
刘洞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留守儿童多、单亲家庭多、困境学生多。为加强学生的关心关爱,该校实行“四级包保”,校长包学校,年级主任包年级、班主任包班级,任课教师包学生,包学生安全教育、心理疏导、矛盾化解、习惯养成、关心关爱等,让每个学生心声有倾听、学业有辅导、安全有监护、困难有帮扶。该校七(3)班学生朱同学,父母离异,与奶奶相依为命,父亲再婚定居竹溪。2023年12月8日晚自习后,该学生左手抽搐不止,班主任陈老师立即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由于家长远在外地,无法赶到学校,奶奶80多岁,行动不便。包保教师陶伟、安管办副主任党国良两位老师立即护送孩子到镇卫生院,医生看到孩子病情严重,建议马上送往上级医院,待说明孩子的病情后,区人民医院建议将孩子送往市太和医院,直到凌晨两点多,孩子住院接受治疗后,家长才赶到。家长见到老师后,万分感激,但该校的老师始终认为这是自己作为老师的本分。
以“心语箱”为切口,人人争当学生的知心人。
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心头肉”,更是学校的“掌中宝”。为全面掌握孩子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需,该校在学生出入要道设置“心语箱”12个,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说出“心里话、悄悄话、小心结、小疙瘩”,学校德育副校长每天上午9点左右、下午5点左右开箱,逐条梳理、建立台账,“一生一案”逐条办理。上周三,学校收到七(3)班李同学的“心语”,因为与同学发生口角,心里难受,闷闷不乐,爱发脾气,说极端的话,同学们都不敢和她玩。班主任王晶晶老师立即找到李同学,并把她带到街上一小餐馆,边吃饭边聊天。经过班主任的交心谈心和跟进帮扶,孩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仅对同学很友善,还非常感恩老师和学校。现在他脸上天天洋溢着笑容,朋友也越来越多了。
以“双走进”为抓手,人人争做学生的暖心人。
学校按照教育局“双走进”的要求,让老师走进学生家庭、走进学生心中,倾听学生的喜怒哀乐,解决孩子的急难愁盼,取得了明显效果。该校六(2)班学生李同学,性格孤僻,不阳光,不自信。去年9月份,班主任张小妹发现她的凉鞋帮子只有三分之一连接着,走路擦着地拖着走。张老师及时家访,得知孩子父亲去世、母亲离家出走,姊妹三人由70多岁的爷爷一人照顾,家庭生活全靠政府补助。张老师主动对孩子进行“一对一”的关爱帮扶,定期“心贴心”交流谈心,经过一段时间的暖心关爱,现在孩子非常阳光自信。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学校最大的心愿。老师们都认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守初心、讲良心、有匠心、献爱心、暖民心,努力呵护好每一个孩子阳光、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