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传来消息,郧阳区翻山堰村党支部书记朱强,成功入选湖北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
城关镇翻山堰村有501户1863人,党员38人,版图面积15平方公里,当年号称郧县“红旗渠”的“五四长渠”横贯该村,灌溉良田万亩。这里是一片红色的热土,先后涌现出“宁死不屈”的地下党员——张鸿盛;先后两次受到毛主席亲自接见的“三治英雄”——高华堂。
近年来,翻山堰村在村党支部书记朱强的带领下,搭乘乡村振兴快车,坚持走文旅农三产融合发展之路,按照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切实做好谋产业、兴旅游、推文化,突出发展“一篮果、一滴油、一壶酒、一棚菇、一树花”,大力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呈现出村美民富的新气象。
2023年1月21日,郧阳区城关镇翻山堰村举办首届“村晚”。村民热情参与,直播观看人次达40多万,获得湖北省委宣传部2023乡村村晚最佳创意奖,节目入选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平台
建成农耕民俗文化馆、红色先锋馆
2022年,建成农耕民俗文化馆,农耕民俗文化馆是一座三层小楼,青砖、黛瓦、黄土墙,古朴归真。陈列着石磨、压水井等老物件。钉耙、墨斗、刨子,蓑衣、风斗、梿枷……这些是农村以往常见的工具,一件件都在诉说着过往;斗鸡、抓石子、跳皮筋儿……墙上一幅幅老照片,展示着20世纪80年代农村孩子们常玩的游戏。
农耕民俗文化馆设有大堰记忆、农食加工厅、学堂记忆等7个展区,让更多人感受农耕民俗记忆,重拾儿时乡愁。同时,同步建设“红色先锋馆”,集中展示革命烈士张鸿盛、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高华堂等先辈们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农耕民俗文化馆自2022年10月底建成免费开馆以来,截至目前,已接待研学学生、游客3万多人次。
开展垃圾分类 厕所革命
在全村内开展垃圾分类投放,让人人争做“文明人”,家家争当“文明家庭”的生活理念在翻山堰村蔚然成风。实现垃圾分类入心入脑,贯彻日常。现如今,城关镇翻山堰村,道路宽敞、绿树成荫,开窗是景、美如诗画。
高效推进“厕所革命”全力补齐“民生短板”。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场院会以及入户走访等方式,大力宣传厕所改造的重要性、补助标准、建设要求和验收标准,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让群众成为“厕所革命”的参与主体。实行“以奖促干”,由村民投工投劳,变“干部干、群众看”为“党员群众一起干”,共同推进厕所改造工作。如今,山清水秀、干净整洁的翻山堰村吸引大批游客前来。
现如今
翻山堰村红色研学、农耕文化、葵花花海
应有尽有
让游客流连忘返
越来越多的乡贤反哺家乡
越来越多的项目落地翻山堰
乡贤的正能量蓬勃展现
打开了乡村振兴的“致富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