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新画卷】鲍峡镇大墩子村:胭脂稻丰收 农民喜奔致富“稻”路

阴雨初晴时,水稻抢收忙。鲍峡镇大墩子村50亩胭脂稻成熟,天气放晴,当地村民及时抢收水稻,确保颗粒归仓。

9月24日,连绵阴雨过后,鲍峡镇大墩子村天气放晴,农户们急忙投入到胭脂稻抢收工作中。金黄的稻田上,一派繁忙的景象。

鲍峡镇大墩子村党支部书记 余裕明这两天下连阴雨,也是抢收水稻的季节,现在天气放晴了,抓紧时间把它割出来。一天大概收割三千多斤。


图片

抢收现场,大墩子村党支部书记余裕明背着灌割机抢割水稻,其他村民用镰刀配合收割,力气大的村民负责脱粒,奋力将稻谷收集在谷仓内。

图片

胭脂稻对生长条件要求较为苛刻,只能在海拔700米至1290米之间的地区生长。大墩子村位于高海拔地带,水资源丰富,为胭脂稻的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生产出来的胭脂米以其饱满的米粒、棕红色的外观,韧性十足的口感,备受消费者喜爱。

大墩子村党支部书记 余裕明胭脂米口感清香,很有韧性。我们这儿的湖田都是人工除草,不使用化肥农药,这种原生态的产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图片

大墩子村种植的胭脂米荣获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近年来,该村通过和绿源食品有限公司合作,胭脂米逐渐扩大知名度,逐渐走进市民餐桌,成为郧阳品牌。下一步,该村在做精现有产品的同时,将开展市场化运作,通过酿酒、加工米片、米糊等深加工,延长胭脂米产业链。

大墩子村党支部书记 余裕明下一步引进市场主体,把有机食品进一步深加工,进一步向市面推广,在原有基础上,我们一定做精做强,保证质量。

(作者:曾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