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区政协助力“易迁村”多业态发展

晚霞褪去,华灯初上。9月21日晚19时,郧阳区柳陂镇龙韵村“武当不夜城”灯火璀璨、流光溢彩、游人如织。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响起,《太极三丰》《梨花传奇》《在水一方》等10余组行为艺术演艺节目同时上演,游客们或驻足观看精彩绝伦的真人表演,或亲身体验《玄武当道》游戏的玄奂,或流连在琳琅满目的非遗文创商铺,或三五相约品尝各式小吃美食……

 “这个曾经一入夜便沉寂的小村,如今能被点亮,离不开区政协的鼎力支持。”柳陂镇党委副书记、龙韵村党支部书记李小敏竖着大拇指介绍:“不夜城的建设不仅厚植了丰富业态的沃土,而且圆了352名村民就近就业增收的梦想,今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将轻松突破100万元。”

龙韵村是湖北省首个因移民、易地扶贫搬迁而新建设的行政村落。因村子集中安置24个村搬迁来的800多户群众,享有“易迁村”雅称。2022年3月,区政协主席党永生带领区政协委员到该村调研,发现这个村虽有香菇、袜业产业配套,但三产融合还不够充分。

如何丰富业态、促进“易迁村”创新发展?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多次带队进村调研,组织委员、专家及部门负责人与村民代表召开“‘郧’约来商量·建设共富村”民意恳谈会23场次,最终形成《建设武当不夜城,植入“农旅文商学艺”元素业态,促进“易迁村”村民、集体共同富裕的方案》。《方案》得到区委、区政府重视采纳,并赋权区政协牵头负责推进。

区政协迅速成立以党永生为指挥长、4名政协机关干部为成员的“武当不夜城项目建设指挥部”,驻地负责跟踪服务对接、协商推进工作。80多个日日夜夜,召开20余次现场协商恳谈会;动员委员企业出资200万元与龙韵村合资成立公司;组织委员、项目运营公司组成招商专班,洽谈引进游乐、非遗手工制作、文创、服饰等项目98个;招引85名演艺人员入驻……

4月30日 ,一个集节点演艺、特色美食小吃、网红美陈、科技体验、互动娱乐、文创零售等复合业态于一体的“武当不夜城”建成运营,短短3天时间,就吸引周边逾37.5万游客“打卡”。 5月4日,央视《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晚间新闻》三档节目予以关注报道。

自此,每到傍晚19时,不夜城上空72盏“风洞艺术装置”灯具如约开启,灯光映照在农田上,村内一片欢乐的海洋:一个个精彩的演艺节目、一组组亦真亦幻的体验设施、一件件心仪的文创产品、一种种美味的小吃饮品、一拨接一拨的游客,还有闻风而来的小摊贩,全都涌进龙韵村,不夜城内摩肩接踵。

凭借“景观+演出+体验+购物”模式给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龙韵村不夜城日渐走红,成为十堰地区经典排行榜的热门景点,吸引着毗邻县市区乃至陕西、河南等地的游人。

乘着不夜城“村晚”的“东风”,一条“游客打卡逛进来、店铺门面开起来”的新路子正鼓起村民的钱袋子。“目前有108家店铺,生意好的店,一晚的营业额能超过8000元。”区政协常委、龙韵村不夜城项目运营公司负责人张媛说。

王晓兰所开的烧烤店,便是张媛口中生意好的那家。“我家开店近5个月,夜市纯收入已突破10万元,日子真是越过越滋润。” 王晓兰乐呵呵地念叨着:“这得感谢区政协。”

“灯光亮起来,钞票进荷包。”龙韵村村民袁秀琴感同身受,一个小摊,一晚上赚一二百元不成问题。

“卖饮料的、儿童玩具的,还有卖水果、土鸡蛋、干菜和蔬菜的,多数是外来的。”党永生觉得,拓宽增收路、让村民动起来,还要再“烧”几把火。

区政协常委、龙韵村副书记徐芬等干部立马行动。请来老师,免费教村民学习直播。培训学员15名,村里的南瓜、番茄、白菜等,搭上了网络快车销往外地。

“要把瓦罐、铁锅炖、火锅引进龙韵。”眼看着天凉快了,张媛、徐芬抓紧进城对接客户。

开启“龙韵”抖音直播,线上流量已达到3000余万人次。龙韵村兴办起露营基地、共享菜园、生态厨房、亲子乐园、垂钓鱼塘和摸泥鳅、黄鳝、鱼虾的田池,引进咖啡厅、布衣坊、袜业后道工序作坊等,延展25000平方米建设的不夜城二期项目如火如荼……龙韵村民“家门口”就业增收的路子越来越宽。

(作者:陈新才 陈红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