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以林长制为自然保护地发展“护航”

呼北高速郧阳南出口驶出,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碧绿的江水、飞架南北的汉江大桥、青绿环抱的群山和头顶上白云摇曳的蓝天。在这生机无限的郧阳湖国家湿地公园里,青青植被、盈盈湖水、萋萋芳草、飞鸟翔鱼,绘就了一幅壮美的湿地生态画卷,展示着湖北郧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迷人风采,也突显出郧阳区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地的生动魅力。

郧阳区自然保护地范围主要由汉江河两岸第一层山脊和国有林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组成,涉及10个乡镇、4个公园、2个林场的60个自然行政村。从“林长制”到“林长治”,郧阳区的天更蓝了、水更绿了、景也更美了。近年来,郧阳区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推行林长制,实现了“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形成了林草湿地资源保护发展的强大合力。

推行自然保护地林长制,“林长”是关键。郧阳区生态功能区由于涉及面广,条块分割情况复杂,依照行政区划和领导分工包保片区划分明确区级林长责任区域,设置乡级林长10个,林场和公园林长6个,设村级林长60个,立林长公示牌76块,其中乡级林长公示牌10块、林场和公园6块、村级林长公示牌60块,同时划为10个林长责任区域,由10名区级副林长分别联系巡林,每级林长巡林都相应配备联络员、林业员、护林员,各司其职,分别完成巡林巡查工作任务,让每一片林、每一片绿地都有责任人,每个林长都有自己的“责任田”。

做实自然保护地林长制,“巡林”是基础。自然保护地林长制工作主要是及时开展巡林巡查,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截至目前,保护地和国有林场林长巡林2424人次,解决重点难点问题30个,重点解决自然保护地土地林地征占用处罚,森林督查和林场公园基础建设。在森林防火关键期,全区各级林长主动增加巡林次数,延长巡林路线,并采取“三包三查十到位”的措施,及时发现隐患,立即进行整改。同时加大生态护林员巡山护林力度,实行“踏雪有痕”的办法,随时保留护林员巡山护林行动轨迹。

深化自然保护地林长制,“护绿”是核心。郧阳区通过积极谋划“双重”项目来擦亮生态“底色”,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人工造林5700亩,封山育林12000亩,退化林修复52300亩,小型水利水保设施120处。为放大生态优势,郧阳区以林长制推深做实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根据近年数据对比显示,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植物种类由2017年的250种增加到290种;动物种类由2017年的135种增加到214种,其中有国家或省级保护的野生动物7种,鸟类由2017年的50种增加到108种。

(作者:​王莉 田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