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目前企业经营遇到哪些问题,需要镇上提供什么帮助。”近日,胡家营镇纪委负责人在走访企业时问道。
该镇始终秉承“营商环境也是生产力,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活动为契机,坚持用硬措施治理软环境,努力打造宜商、宜业、宜居特色边贸口子镇。
紧盯突破点,当好办事员。今年以来,该镇改扩建镇便民服务大厅,高标准设立8个业务窗口、1个“帮办代办”窗口,基本实现“一个窗口”“一次办成”,有效解决了群众和企业办事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同时成立1支志愿服务队,对全镇所有市场经营主体提供备案、办证、走访等“上门服务”。今年以来,为群众办结各项便民服务事项800余件,不断提升办事企业和群众满意度。
打开沟通点,当好聆听员。构建“1+3+N”阵地交流模式,通过企业家座谈会、人大代表在行动、湾组会等,广泛听取企业、群众心声,收集意见,完善营商环境,更好地发挥“小阵地”大作用。针对企业提出的招工难、用地难等问题,在各村宣传企业招工信息,积极对接相关部门,规划审批用地手续,有效解决了企业“用工荒”、用地难等问题。针对集镇群众反映停车难问题,多次协调交通部门,积极对接政策,对集镇停车位进行合理规划,解决了停车难问题。
找准切入点,当好服务员。发扬“店小二”精神,做好服务员。在“帮办代办”“延时服务”基础上,推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机制、一干到底”的工作模式,党政领导成员“1+N”工作机制,每人联系服务1家规上企业、N家一般企业,实现辖区企业和重点项目全覆盖。每月了解重点投资项目建设情况、了解服务需求,针对企业用电用水、招工用工、物资保障、商品物流等问题,成立服务小队,及时上前,靠前服务,切实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