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农户多种粮、种好粮,甚至免费提供化肥、粮种等,但因为各地野猪毁粮问题没能有效解决,农户对种粮依然信心不足。
随着我国对生态保护的重视,近几年来我国的生态系统得到了较好的恢复,在生态系统得到恢复的同时,一些野生动物也开始泛滥,其中最让农户痛恨的就是野猪,野猪具有“春拱种、夏毁苗、秋啃果”等致害特点,有农户这样说:“庄稼辛苦耕种一年,野猪糟蹋一夜毁完”。
野猪于2000年被列入“三有”动物名单,由于受到保护,又很少有天敌,过去它的天敌是狼,但现在狼也几乎没有了。加上野猪的繁殖能力太强,雌性野猪年产2胎,一般每胎8-15只,所以导致野猪的数量大幅度上升,慢慢地已经变成了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野生动物。
国家林草局近日公布新调整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叶麂、寿带等野生动物列入了新“三有”名录,而在部分地区致害严重的野猪已被调出名录。但各地目前并没有出台野猪捕猎政策,野猪仍然泛滥成灾,野猪毁粮亟待整治。
通过实地走访了解,笔者认为,要解决野猪毁粮问题,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是农户可根据野猪生活习性,适当调整种植结构,种植一些野猪不糟蹋的、糟蹋后损失小的农作物,如油菜、芝麻、绿豆、黄豆等,或者种植些中药材,如艾蒿、黄姜、连翘等。
二是林业部门统一买保险,每年对遭受野猪毁粮农户造成的损失,以各乡镇各村为单位,逐户详细统计到位,应赔尽赔、赔付到位,提高农户种粮信心。
三是农业农村部门可通过补贴的形式,采购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太阳能驱赶器、可循环播放录音的喇叭发放给种粮户安装地头,用来驱赶野猪。
四是农业农村部门组建调研组,以村为单位实地调研,根据各村的野猪数量,按比例确定可捕杀数量,由护粮狩猎队捕杀。
五是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采用前些年惯例,允许护粮狩猎队持枪定量围捕野猪,完成一定数量给予奖励,这是解决野猪毁粮问题、减少农户损失的最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