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咏梅:平凡岗位上的平凡人

罗咏梅是郧阳区南化塘镇黄柿初级中学教师。2004年大学毕业后在黄柿初级中学任教,至今已近20个年头。在工作期间,她不仅教书成绩、教研活动得到领导的赞许,更可贵的是她还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做人要自立自强,诚实守信,为人正直。

默默耕耘 不断钻研

2004年8月踏上了农村中学教育的“三尺讲台”。从那时起,罗咏梅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事业看得神圣无比。

为了做好教师这项神圣的工作,始终坚持不懈地学习,坚持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教育教学刊物,虚心学习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向年轻教师学习怎样制作课件、怎样熟练操作电脑等现代教学手段,努力做一名高品格的合格的人民教师。在教学中力争做到有清晰透彻的思路,深入浅出地讲解,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精雕细琢的示范课。她在重视基础教学的同时,锐意创新。在教学中不照本宣科,而是以各种教学方式营造简单、活泼、上进的学习氛围,用学生乐于理解的方法来教学。

充满笑声的课堂

在她所任教的班级里,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似一团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班级,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始终坚持让她的孩子们能愉快地学习。在她的课堂上看得最多的是孩子自信的笑容,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这么快就下课了?孩子是快乐的,她是幸福的。她很满足这种幸福。

她说她的上课风格,源于她的读书期间。上初中阶段,她最怕的就是上音乐课,老师特别地严厉。只要上音乐课时,她总是低着头,生怕老师发现了她。后来她上了师范。她遇到另一个音乐老师,总是满脸的微笑。从那时起,她不再怕上音乐课。她知道自己五音不全,但是老师从来没有嫌弃过她。就这样,慢慢地她喜欢上了音乐。她敢挑战着自己。从那以后,她立志当她当了老师,她也要像她老师一样,把笑容留给孩子。是的,她做到了。她上课总是笑容满面,将知识简易化。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当下课铃儿响了,学生们不自觉地说出“这么快就下课了。”她听到这话,她是幸福的。

课堂上,她是一位循循善诱的严师。课间,经常和孩子们谈心聊天。天真活泼的孩子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围在她的身边,倾诉着各自的心里话,分享着成功的喜悦。

对留守孩子的爱

在罗咏梅的班上有一名学生。上课从不听讲,问什么也不说。在她心中一直想了解孩子怎么了?不久后,她进行了家访。在家访中,她找到了原因。孩子的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家中只有一个奶奶。孩子前几天请假是因为奶奶摔倒了,双腿不能走路。他请假回家给奶奶做饭。在家访中,当奶奶听说老师到家中家访,颤颤巍巍地给他们去搬凳子,但刚走了不到十米就倒下了。从奶奶的口中罗咏梅得知孩子在家帮着奶奶洗衣,做饭。听到这里,罗咏梅心里很不是滋味。回到学校后,罗咏梅便找到孩子,和他聊天。慢慢地发现孩子的眼中有了光芒。是啊,对于老师来说,可能就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微笑,但对于孩子就是最幸福的事情啊。在关怀和帮助下,该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样的例子在罗咏梅身上很多,她时刻把关爱孩子工作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关心帮助孩子也被深深地刻在了心上。

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面对着不同的学生,罗咏梅总是努力寻找她们身上的闪光点,不偏爱、不歧视任何学生,关心关爱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展示自我,找到自信。在她的从教经历中,始终坚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心,多一点理解,多一些鼓励。”使优秀学生变得更加优秀,点燃发展学生学习的希望。有句话说得好:“你的孩子,我的学生,你亲我更爱!”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无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栽培他们,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她把这平凡而简单的爱融于日常琐碎繁杂的工作中,以自己友善和蔼的笑脸,豁达向上的胸怀影响、感化学生,全心全意地爱着每一个孩子。

对后进生的爱

爱和尊重转化后进生在这近二十年工作中,对后进生的转化颇有一定方法。首先,她主动热情地接纳后进生,从思想上、学习上多关心、多辅导,生活上多照顾、多帮助,给予“厚爱”。尊重他们的个性;其次,找他们谈话,与家长沟通,全面了解分析形成后进生的原因,然后是有针对性地耐心教育,因材施教。

用爱撑起一片蓝天,让每一个孩子如同春天的小草,充满勃勃生机。面对班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她倾注更多的是真心、诚心,从不歧视冷落她们,给她们以关爱,给她们以信心,给她们以帮助。为她们补习辅导,为她们消除一切顾虑,为她们的点滴进步大加表扬。家长说得好:“我们的孩子放在你的班上,我们放心,我们称心,你真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啊!”。

病痛中的爱

对于一个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老师来说,离开教室、离开学生,无疑是一种痛苦的折磨。

2021年冬天,她做了一个手术,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做完手术不到一月她就走上了三尺讲台,每次上课由于伤口没完全好,她还需要拖着长长的引流管。她咬着牙,每次弯着身体,就在这样的身体状况下,每讲一节课冒着一身汗,身体就特别难受。他咬着牙,但脸上露着笑容。就这样她没休息一天,因为我心中有她们班这些孩子呀!他们需要她。上课时虽然她的声音很小,但孩子们回答的声音很大,我感觉很幸福。

“妈”的重量

一声妈妈,始终在耳中回响。她始终将他所带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慢慢地,孩子也将她当成了妈妈。一次上课中,一个女孩脱口而出地喊出了一声妈。她听到这个声音时,她愣住了。她认为这声妈喊得她有点不知所措。但是全班没有一个人笑这位女生。她知道,孩子们都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妈妈。她知道这声妈妈的压力,她觉得自己做的还是太少。她还需要更多的爱去爱着孩子们,才真正对得起这声妈妈呀。

认同的滋味

在一次实验课后,她正在整理器材。突然,身后有几个孩子说:“老师,我们来帮你。”他欣然答应了。这是孩子对他的认可和喜爱。她无法拒绝。可当帮完之后,孩子们已经错过了晚饭时间。她说,孩子们,老师家里也没有什么菜,到我家给大家下点儿白菜面条可以吗?孩子们没有拒绝,欣然地答应。这是她要的结果。只有这样,她会觉得孩子们和她更亲了。当孩子们大口大口地吃着面条时。她感觉像看着自己的孩子吃饭一样的幸福。

一名九年级的学生,在赠送给她的贺卡中这样写道:“敬爱老师,您是严师!更是我们的好朋友!与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们快乐着、幸福着。”作为一名普通而平凡的老师,她的人生是有价值的,是有意义的,她也将继续努力,续写自己平凡而充实的教育人生。

(作者:秦志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