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虽年过半百,但是依然激情似火,精力充沛,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奋力将工作做好,所担任的班主任工作和语文教学工作,受到校领导和学生家长的一致称赞,她就是郧阳区城关镇新区中心小学教师王琳。
敬业精神站稳三尺讲台
她,三十年如一日,以校为家、恪尽职守,为了备好每一节课和开展教学研讨,她经常加班熬夜,长期超负荷地工作,使她较严重的咽喉炎和扁桃体炎经常发作,但她从未因此耽误过一天工作。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为了干好工作,常常无暇照顾家庭,王琳总是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给老人做饭,饭好后自己匆匆吃过饭就上班,总是利用节假日回娘家看望老人。双方老人过生日,如果没有遇到星期天,她总是提前到星期天为亲人过生日,坚持做到不因私事耽误学生一节课。
抱着对孩子负责,对家长负责的态度,王琳每天起早贪黑,把所有的课余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孩子们身上。她任教的几十年里,带过很多班级,每个班级的学生各有不同,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生她都像对自己孩子一样对待,用百分之百的爱心教育他们,不抛弃,不放弃,不论是孩子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书写不认真,她都耐心地教他们,用妈妈式的爱心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着,从而在三尺讲台站得越来越稳。
专业素养教好每一个学生
她充分认识到:“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于是她不断地“充电”,不断地寻找提升自己的源头活水,坚持进行业务和理论学习。深夜,她还手执书卷在拼搏,睡眼迷朦的孩子醒来,总是不解地问:“妈妈,你怎么每天晚上都看书,你不累吗?”她总是坦然一笑,学习不瞌睡,继续埋头学习。她也有劳累的时候,也有过放弃的念头,因为她也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但是她想到了学生、想到了学校的发展,就浑身充满了力量。凭着顽强执著的精神,她先后学习了新课标相关知识,研究《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认真钻研“以思维训练为突破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研究性学习”的实验课题理论。
教学中,她努力走科研兴教之路,勇于创新,立志做学者型教师。她经常说:“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我们要对学生的终生负责,就必须进行教育科研”。从任教的那天起,她先后承担了“单元达标”“思维训练”“创新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学为主”等教改课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学中十分注重优生培养和后进生转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她所任教学科成绩一直位居前茅。在班主任工作中,她创立“三勤”(口勤、手勤、脑勤)和爱、信、严、护、尊五字教育法,凡事想在前干在先,为学生做好榜样。教学中尊重信任学生,培养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短板,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班级管理中,放手发动学生,让学生有序自主管理,形成班级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因此班级经常被评为校“文明班级”,班级量化成绩连年居全校第一名。
爱心让每一个孩子幸福成长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她把爱撒向每一个学生,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学生小杰,小时候跟奶奶在农村长大,长大后又回到城里父母身边。因小时同父母交流少而产生隔阂,到城里上学后,又不习惯同城里的学生交往,自卑感极强。她就不厌其烦地分析、引导,一方面做其父母的工作,同时动员班上同学主动约小杰玩,并安排活泼、幽默、有协调能力的李伟和她同桌。经过努力,小杰的自信心树立起来了,同父母的关系和谐了,在同学中也有了知心朋友,学习成绩进步很快,毕业时,一跃成为全班第三名。一位学生活跃好动,上课坐不住,下课喜欢嬉闹,导致成绩不理想。王琳发现他乐于助人、善于团结同学,便利用其优点在班上大张旗鼓地表扬他,还利用课余时间帮他辅导功课。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学生逐渐改正了缺点,主动学习,进步很快,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在教学之余,她多次开展走进学生家里、走进学生心里活动,了解学生家庭的真实状况,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家校携手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近观眼前满目春,放眼远处春更浓。王琳老师深知:要想在学生管理、学生教育方面做出更大的成绩,让学生走得更高更远,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她下定决心,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进一步提高业务素质,进一步优化班级管理方法,让每一位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