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科技学校优秀教师熊瑾,三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脚踏实地,把一腔热血都倾注在教育事业和学生身上。她以刻苦钻研的精神和严肃认真的作风在教学一线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用扎根职业教育的实际行动书写着爱岗敬业的平凡历程,用吃苦作风和敬业精神在郧阳科技学校树起了一面践行党员教师本色的鲜活旗帜。
作为一名班主任,她从思想、情感、学业上关心帮助每位学生,用自己的爱心塑造孩子们美好的心灵。她注重以平等、民主和理解赢得学生信任,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班级活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注重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努力挖掘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
为戒掉班上几个学生的网瘾,熊瑾坚持每天晚上10:30查寝从不间断,及时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认识网瘾的危害,并与这些学生交心谈心。后来他们有了很大的转变,并成功考上理想大学。现在的学生痴迷手机,令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家长头痛,她积极探索、总结经验,撰写《中职生手机使用之我见》论文,获全市中职学校优秀教育教学论文三等奖。
赵某沉迷手机成瘾,但是个善于感动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最易矫正。他离家较远,周末一般不能回家,在寂寞的星期天,熊瑾陪他吃饭,在他身体稍有不适的时候给他买药,给他定学习目标,谈人生规划,在熊瑾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下,赵某同学深受感动,由被动学习转为爱上专业,他的专业课成绩名居专业之首,期中期末考试几乎与满分靠齐,他因专业课突出在学校小有名气,去年以绝对优势,评选获得“国家奖学金”,老爸听到这个消息后,打电话高兴地对熊瑾说:“我孩子的进步归功于您的栽培,您是我们家的恩人啊。”
在家长会上,赵某说:“爸爸,我选择就读职业学校、遇到熊老师这样的好老师,是我今生最大的幸运。上次运动会,1500米长跑时我不小心扭伤了脚,坐在地上起不来,同学们围着我不知所措,不一会儿,熊老师就气喘吁吁地站在了我的面前。没歇半秒,赶紧拿着药蹲下来,一边关心地说着‘怎么这么不小心’,一边又急忙给我抹药。看着熊老师焦急的面容,听着看似埋怨实则关心的话语,感受着老师温柔的按摩,我的眼泪忍不住地流了出来。爸爸,你们不在我身边,但班主任熊老师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爸爸,我现在戒掉了网瘾,也爱上了学习,请您放心我会用优秀的成绩报答熊老师对我的关爱。”
良好习惯是孩子的一生奠基。熊瑾刚接新班,学生卫生意识欠缺,安全意识淡薄,就养成教育当作自己的重要工作,她深信,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成命运。因此,熊瑾积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把握自己的命运。她从学生学习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抓起,每天早晨一直陪全班学生晨读,从坐姿上做示范,从对应科目学法上做指导。每次搞卫生,她都与学生同劳动,指点并引导学生怎么使卫生做得更彻底、更清洁;在楼道、教室,她看到垃圾,都会弯腰捡起,并要求学生也要做到。每一件小事,她对学生都是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再细心指导,在她言传身教的感染下,学生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学校班级量化中,她班一直位居首位,学生学习成绩也稳步提升。
熊瑾认为,学生就像一盏明灯,老师只有用爱心才能点亮他,他们对未来才会充满希望。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熊老师敬业奉献,勤奋刻苦,爱生如子,她始终以学生的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学生的苦乐为自身苦乐,“为伊消得人憔悴,衣衫渐宽终不悔”。
陈某强是一个心智不成熟、极其叛逆的学生,对学校纪律视若罔闻,但是学习基础较好,如果转变了,一定能成为一个很优秀的学生,熊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下决心要转变这个孩子。熊瑾经常找陈某强交心谈心,鼓励他改正缺点,给他辅导功课。陈某强父母都在福建打工,熊瑾经常给家长打电话了解孩子具体情况,利用春节家长回家过年的机会登门家访,以送成绩单为名义,表扬孩子在校的点滴进步。一个学期过去了,陈某强变了,懂事守纪了,文明礼貌了,学习进步了。父母得知自己孩子的转变和进步,逢人就夸:“孩子的进步,幸亏遇到一个充满爱心和负责任的班主任。”
燕某勖是一个身体、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头年参加高考竟然晕倒在考场上。熊老师得知后,鼓励她来年从头再来,时时处处关心她,每有进步就及时表扬。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班主任熊瑾的帮助下,燕某勖第二年参加高考,被长江大学录取。当她接到通知书时,满含眼泪地第一时间给熊老师报喜。
熊瑾老师,扎根职业教育,用真挚的爱、真诚的情为中职教育奉献着青春和智慧。她曾先后被市、区教育局和相关部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巾帼标兵”、“十星级党员”、“骨干教师”,所带班级多次被市、区教育局评为“先进班集体”。
教育之路无坦途,熊瑾老师表示,将用自己对教育的挚爱之心,继续默默耕耘在职业教育这方沃土上,当好园艺师,培育更多更好的“幼苗”,只待春来到,满园春色,芬芳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