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梅洁应邀讲述励志故事

5月6日,郧阳籍著名女作家梅洁,在位于十堰市郧阳区杨溪铺镇鲍沟村的梅苑(梅洁文学创作陈列馆),应郧阳区政协等方面邀请,热情接待前来采访的杨溪铺镇政府专班人员,深情讲述了自己过去在求学读书、文学创作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等方面令人感动且钦佩的故事。

梅洁老师共讲述了6个方面的故事,分别为:《离别与求学》;《三十一年后回乡采写第一部书〈山苍苍,水茫茫〉》;《长篇纪实文学〈大江北去〉采写期间的艰难与困苦》;《童年旧事•高考志愿与感恩》;《不是运动员的运动员生涯》;《桌缝里的读书》。梅洁讲述这些故事时,情深意切,如数家珍。她讲到痛苦悲伤处,眼泪汪汪;讲到人生欣慰处,则开心得如孩童。她引用美国作家爱默生的话:人生要选定一个目标,顽强不竭地前行,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梅洁的讲述是一部生动的励志大书,充满了“逆行”与奋斗的精彩。她告诉人们:一个成功的人生,必须自少年起,就应该有志向、有目标、发奋图强,在逆境中不屈不挠、顽强前行,直至达到理想的彼岸;遭遇厄运和艰难困苦时,应有坚韧不拔、不向命运屈服的信念、意志和决心。梅洁青少年时期非常喜爱体育运动,省、市运动会她都是100米、200米赛事成绩突出的运动员,高中二年级时,国家体委即授予她乒乓球三级运动员证书。她希望青少年们在求学期间,应德、智、体全面发展,健康的体魄和心智,是人生成功的根本保证;她强调学习知识、多读书、读好书应伴随人的一生,在阅读中开启审视生活、审视世界的能力,成长为有健全人格的人;人应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今年4月,郧阳区政协计划把郧阳籍相关成功人士列为青少年学习的榜样,积极引导青少年成人成才乃至成名成家,培育综合素养高、建功新时代的生力军,遂牵头联合区教育局、团区委、区作协等单位,将梅苑列为全区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基地之一,进行“名人成才故事”等软件方面的扩容建设,安排所在乡镇收集整理梅洁等具有一定影响力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打造“郧阳成功人士激励新生代”品牌。

梅苑自2020年7月5日开馆以来,累计接待四面八方文学爱好者、文人墨客、相关领导、邻里乡亲家长和学生、全国各地游客等社会各界人士15000余人次。

梅苑选址于梅洁祖屋旧址,于2019年动工,占地2200平方米,馆舍建筑面积328 平方米,陈列馆布展内容分为 《文思墨痕》《经典荟萃》《社会反响》《永在路上》《德艺双馨》《书信寄情》六个篇章,以文字和图片形式隆重介绍梅洁经历、经典文学作品、采访笔记、创作手稿、家书、获奖证书,以及梅洁四十年来行走西北高原、大漠腹地、南水北调沿线时和人民群众结下的深情厚谊;还有贾平凹等全国各地近百位名家书画作品;配备有公益性岗位等性质的后勤服务人员和解说员,每周五、周六、周日免费对外开放。

郧阳区委、区政府决策并投资建设梅洁文学创作陈列馆(梅苑),旨在发展、繁荣郧阳区和鄂西北的文学事业,用家乡文学家的大量优秀著作、敬业奉献精神,搭建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以期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激励鼓舞广大后生热爱文学,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同时作为文化旅游景点,促进一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991年以来,梅洁用20多年时间关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大事件,关注家乡丹江口库区一批又一批移民的特殊命运,倾注大量心血,克服重重困难,陆续创作了140余万字的扛鼎力作“移民三部曲”--《山苍苍, 水茫茫》《大江北去》《汉水大移民》,在全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赢得了家乡人民的爱戴和赞誉。

梅洁系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现已发表、出版《爱的履历》《泪水之花》《生存的悖论》等诗歌、散文、中长篇纪实文学作品34部(集),800余万字。曾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首届全国徐迟报告文学奖”“首届全国孙犁散文奖”及《十月》《中国作家》《人民日报》等报刊奖80余项。

(作者:靳树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