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党员户挂牌引领 争当模范“新风尚”

今年以来,郧阳区全面推行“共产党员户”挂牌行动,推进全区万余名农村党员挂牌亮身份,激活组织“红细胞”,充分发挥共产党员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片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

挂牌行动在全区引起强烈反响,涌现挖掘出一大批党员先锋模范,形成了鲜明导向。


爱家乡、善经营,他是青年致富的“带头人”。郧阳区安阳镇青龙村党员王波,今年40岁,党龄20年。他在安阳镇陈营村承包耕地种植水稻,发展优质香米示范基地200亩、小麦90亩。每到农忙时节,王波总是穿梭在田间地头,熟练地操作着旋耕机、播种机、收割机、无人机,春种秋收。

开办郧阳区安阳禾泽农副产品销售中心,销售多种品类香米、黄酒、土鸡、土鸡蛋等特产,他通过对稻米二次加工,用真空包装,保证稻米的质量和份量,以精益求精的精神,赢得许多客户的赞誉。运用抖音平台记录辛勤劳动的过程,吸引了2000多粉丝的关注,通过线上购买土特产的客户络绎不绝。他心系家乡,谏言献策。在乡贤大会上,王波踊跃发言,他提出,结合汉江绿谷企业发展旅游,引导村民发展黄酒、民宿、农家乐等产业,开办电商,利用“合作社+电商+产业”模式,带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他说:“共产党员户不光是一块牌子,更是一份责任和坚守,只要村级产业发展有需要他的地方,一定义不容辞地参与协助。”


不怕老、不服输,他是不愿掉队的“老战士”。胡家营镇冻青沟村老党员黄金喜,现年65岁,党龄46年。1978年4月应征入伍,在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战场上,黄金喜不怕牺牲,勇敢战斗,宁可前进死,绝不后退生,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战斗任务,荣获三等功,受到部队表彰。但战斗留下的伤痛一直伴随着他,每逢阴天下雨腿疼得影响正常走路,面临身体的不适,黄金喜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退役后,他当过保安,做过司机,当过建筑小工,日复一日奔波于生计,从未屈服于生活。回到老家后,黄金喜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积极支持配合村“两委”工作,村里中锋养殖合作社成立之初,黄金喜第一个响应政策入股合作社,并号召村上百名群众积极参加,为增加村集体收入操碎心。在自己的五亩二分地里种上了核桃,套种了玉米、魔芋,在家里养了50只鸡,试种了一亩赤松茸园。“我在战场上没当过逃兵,现在国家政策好,我更不能掉队,不能给共产党员户牌子抹黑,我相信只要不怕苦,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黄金喜说道。

带队伍、重实干,他是服务群众的“领头雁”。王海娃,45岁,2021年8月任郧阳区白浪镇东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自愿放弃在外高薪工作返乡创业并积极入党逐步成为全村的带头人。如何带好班子、抓好队伍,有效发挥村两委班子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王海娃同志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在他的带领下,东沟村充分发挥位于三省交界的地域优势,大力发展小水果150亩、香菇8万棒、羊肚菌菌种培育、甲鱼、鸡牛羊生态养殖等支柱产业,带头新建香菇棚架16个占地9亩,种植小水果150亩,建设甲鱼养殖场2家,年交易甲鱼15万只,成立鸡牛羊一体化养殖场1家,活禽年交易量8000只,鸡蛋年交易量45000只,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该村群众年均增收在2000元以上。 结合全镇人居环境整治,争取项目资金120余万元,拆除乱搭乱建,对墙壁统一刷白,动员群众自愿捐出自家旧宅建绿地公园,搞基础设施建设,移栽花草树木,经过辛勤努力,东沟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旧貌换新颜,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高,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走在了全区的前列。

郧阳区通过制作“共产党员户”标牌,以党员户为单位,统一悬挂“共产党员户”标识牌,开展万名党员挂牌亮身份行动,推行“十个带头”,让党员凝聚起“一根红线穿到底、党员带头人心齐”的红色力量。


(作者:付朝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