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情”牵涉“大民生”
“垃圾资源化利用不足,直接影响着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全区污水处理厂大部分为‘十二五’时期建设,设施设备老化,处理工艺达不到现行标准,一旦出现故障,不能及时有效维护。”
“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功能不全,难以满足部分老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
“托育服务托位总量不足,普惠性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有一定差距。”
……
4月12日,郧阳区政协召开专题协商议政会,47名区政协常委、部分界别委员围绕“厕所改造、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养老中心 、托幼服务、农村公路等乡村建设‘六项工作’推进”,“以小见大”与8个区直相关部门、部分乡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进行面对面交流。
房前屋后事,厕所最关紧。如何激发群众投身农村厕所改造的内生动力?常委姚书林以“不愿改、不好改、不敢改、不好用”深剖原由,建议把农村“厕所革命”和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对接,用好“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共同缔造机制,让群众参与厕所改造、验收、管护全过程;因村分类施策或一户一策,达成好用、实用、管用目标。
污水治理、垃圾分类是乡村建设的“硬骨头”。耿俊、董峰等委员现场“出高招”,组织行业技术专家权威讲解粪污资源化利用、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配套爱心超市、积分兑换、星级农户评选,让村民在比评、晒促中既红脸、又出汗;引入市场运行理念,污水干道管网对接村庄污水处理站、散居农户、单户设置一体化净水桶等设施,确保污水全处理;采取有机质废弃物发酵还田、可再生物有奖回收、有毒害物集中焚烧等综合处理体系,提高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
“建设养老中心是破解‘农村养老难’的‘福寿路径’。”王贤文常委建议,通过家庭承担、政府支持、社会捐助等筹集形式,解决建设经费不足问题;探索公益性岗位、购买服务等形式,建立可持续的运营模式;探索“体强+体弱、低龄+高龄”模式,达成老人食宿、娱乐互帮互助养老目标。
在索李纳常委看来,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是提高家庭生育意愿和养育能力、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她建议,探索“幼托一体化”“公建民营化”“短期临托”三个业态,把托育服务模式建起来;统筹发挥优质幼儿教育资源优势,对村(社区)幼儿园进行传帮带,让托育服务品质优起来。
“通过项目整合、招商引资、自建自护等办法,贯通产业基地路、对接主干路、连接通组入户路,共建民心路、产业路、幸福路。”朱江等委员就优化农村路网构架与建管并举提出建议。
……
“姚书林等常委建言接地气、有劲道,很受启发,我局照单全收,迅速优化调整推进厕所改造方案。”“政协这次常委会,开出了农村污水治理‘良方’。”“交通运输局将迅速组织4名领导班子成员对接划片包联的20个乡镇(场),对标委员建议,制定优化畅通农村交通‘毛细血管’的方案。”……区直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现场回应“接招”。
统筹推进农村厕所改造、污水治理、垃圾分类、建设养老服务中心、托幼中心及建好农村公路等乡村建设“六件事”,是郧阳区委、区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委、市委工作部署,旨在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全面振兴见实效而确定的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重点工作。
“一季度已过去,当前,这‘六件事’实施得好不好?请区政协视察监督并优化方案。”4月初,区政协接到郧阳区委、政府主要领导出的“考卷”后,迅速召开主席会议,将其列入区政协常委会二季度专题协商议政主题,并以电话、微信、函告等方式,给区政协委员“布置作业”——发挥行业、专业、产业、实业、物业优势,下沉村(居)调研,总结成效、查找短板,一线调研协商,把这“六件事”掰扯明白。
“相对于脱贫攻坚‘一有两不愁三保障’而言,本次常委会协商乡村建设的‘六件事’,看似群众身边小事情,但每一件都是牵涉增进民生福祉的大事情。”区政协主席党永生指出,此次议政会不是建言献策的终止,希望各位政协常委、委员在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践中手持“放大镜”,继续提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为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助力乡村建设“六件事”落细落地,及时消解工作中的各种问题献计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