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郧阳区着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针对“软、弱、涣、散”四种表现,因村施策,分类推进,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和凝聚力。今天起,本台推出四期系列报道,展示昔日的“软弱涣散”村,通过对症下药、靶向治疗,迸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今天播出第一期:实施能人回归工程 着力解决“软”的问题。
这段时间,鲍峡镇小花果村党支部书记王欢铆足了劲,带领群众积极发展林特产业,准备在乡村振兴中大展身手。
鲍峡镇小花果村党支部书记王欢介绍:一是继续技扩大苗木产业50亩;二是借助大峡河流域治理,提档升级,打造小花果老街民宿建设,发展生态旅游;三是借助市场主体,引进新型养鱼技术,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四是招商引资,将现有的竹木交易市场改扩建为竹笋深加工企业。
而在今年年初,这个村还因为党支部书记空缺,各项工作几乎陷入停摆,村支部也被列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面对小花果村”群龙无首“的状况,镇党委迅速行动,通过能人回归工程,于今年3月份便配齐村党支部书记。
近年来,鲍峡镇党委建立后备干部储备库、致富能人人才库、积极分子培养库,为基层党组织队伍动态调整提供了大量的年轻化、高素质、能力强的人才,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据鲍峡镇党委组织统战委员程蕾蕾说,大力开展能人回归工程,储备返乡能人98名,常态化储备每村35岁以下中专以上学历后备干部3-5名,累计培养“一村多名大学生”24名,其中任村党支部书记4名。
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在全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中属于“班子配备不齐、班子不团结、党组织书记不胜任”问题类型的14条,占比41%,问题最突出。今年,郧阳区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大力实施“一书两备”工程(一书:村党组织书记;两备:后备干部、预备党员),要求各乡镇村村建立后备干部储备库、致富能人人才库、积极分子培养库,广泛挖掘讲政治、守纪律、有实力、重情怀的返乡能人、有能力有眼界的年轻后备干部和党性强、能力强、改革意识强、服务意识强的优秀党员,及时调整了不胜任不尽职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40名和副职干部85名,配齐配强了村“两委”班子,着力解决软的问题,夯实了农村党建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