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杨溪铺镇青龙泉社区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党员、群众代表及12支志愿服务小分队共百余人,共同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近年来,青龙泉社区紧紧围绕“搬得来、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坚持党建引领,做强产业就业,创新社区治理,优化服务保障,与社区群众共建幸福家园,共创美好生活,取得了显著成效。
青龙泉社区属于华中地区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共集中安置郧阳区18个乡镇(场)的4200余户15100余名扶贫对象。自2019年春搬迁到位以来,杨溪铺镇党委、政府和青龙泉社区党委、管委会,以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为工作目标,不断提升社区治理的精细化、精准化、现代化水平,让搬迁群众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好日子,赢得了普遍赞誉。2022年,青龙泉社区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十堰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等殊荣。
聚焦群众增收,共建富民产业。一是创新创业,年轻人更“活”。以电商主播韩文军等20余名创新创业青年居民为带头人,建设双创孵化中心,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带动创新型人才培养,孵化培育电子商务市场主体,构建互联网+传统产业转型平台,推动社区妇女手工制品、刺绣品产业化。二是立足实际,弱劳力同业。根据社区老龄人口多、特殊群体多实际,推荐能人开办“零工超市”3个,以手工作坊的简易劳动换积分,以积分兑换时令蔬菜、油盐酱醋等,群众即来即做,按件计分,吸纳1560名半劳力、弱劳力灵活务工。
夯实民生保障,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一是聚焦“一老一小”。建成“邻里驿家”,为留守儿童、青少年常态化开展假期托管服务,采取“政府补贴一点、企业让利一点,居民自筹一点”的方式为独居、高龄老人提供爱心餐。二是服务特殊人群。为195名残疾人实施无障碍生活设施改造,对152户老年人家庭进行了适老化改造;为645户孤寡老人、精神病人等群体安装一键呼叫、烟感报警、燃气报警设备;累计为56个困难家庭申请低保、临时救助、事实无人抚养、残疾人补贴、高龄补贴等政策。三是培育爱心组织。成立石榴红、爱心理发、普法教育等社团服务组织15个,为群众开展心理疏导、关爱帮扶、法律咨询等志愿服务,让群众服务群众成为常态。
共建共治共享,创新社区治理模式。今年以来,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工作为抓手,不断创新社区治理模式。一是共建物业、共享服务。由社区居民推选能人大户牵头组建成立物业公司,新公司从负责人到员工均为社区居民,负责社区公共保洁、绿化、安保、基础设施管护、维修等服务,实现“自家场院自家扫,美丽家园自家建”。二是警民共管、共保平安。招募60名热心居民成为社区义警,常态化值班值守,开展社区巡逻,构筑了“民警+辅警+义警”的警民共建平安社区工作体系。三是实施积分制管理。将《居民公约》细化成9条正面加分清单和9条负面扣分清单,以网格为单位,组织党支部书记、网格员、楼栋长、党员、居民代表五类群体公开评议、张榜公示接受监督、加分减分有凭有据,每季度兑换一次,给予居民一定物质奖励,不断调动群众共评互评的积极性。四是建设智慧社区。建设集“居民基础信息、智慧安防、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等综合信息于一体的智慧平台,在359个单元口张贴群众点单二维码,居民扫码进入“群众点单”,可以投诉、反馈诉求,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形成人人共管社区的工作体系。
厚植文化底蕴,提升文明素养。一是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传递正能量。设立“党员先锋岗”,亮身份、晒成绩、做表率,开展十星级支部、党员创评成果,学习身边的典型等方式,用榜样的力量鼓舞和教育身边的人。二是培树典型家庭,涵养孝善文化。开展家风家训、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等文明实践活动,发掘培养了一批“贤惠人家”、“厚道邻居”等先进典型,示范带动全社区形成向上向善、文明诚信、争当先进的强大正能量。三是弘扬文明新风,倡导社会新风尚。按照“美德进万家”要求,先后在春节前夕开展“春联进万家”,花灯展演进网格等节目,在小广场、楼栋演出,形成富有本土特色的文化活动。四是开展文明创建,改善人居环境。以“擦亮小镇”、人居环境整治、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工作为抓手,社区人居环境面貌得到极大提升。先后承办全省“扫黄打非”现场会等重要活动,受到各级领导一致认可。
目前,杨溪铺镇和青龙泉社区,正在积极争取规划建设青龙泉文化活动广场、红白理事堂、香菇交易市场、公用充电桩、商业街区等项目,致力打造共同缔造美好幸福家园样板。